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乙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30℃)、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请据图作答.

              (1)甲图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 ______ .a生理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 ______ 层生物膜.
              (2)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 ______
              (3)图乙在光照强度为12千勒克斯(klx)时,甜槠根尖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结构的是 ______
              (4)从图乙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产生O2速率为 ______ mol•m-2•h-1,若此光照强度下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 ______ (填“能”、“不 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______
            • 2. 如图1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表示 ______
              (2)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______ ;从光合作用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______
              (3)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
              (4)用鸭茅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lx,20000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2所示.
              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 ______ 倍.该叶片在10℃、5000lx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______ mg.该叶片在 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______ mg.
            • 3. 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图乙表示以测定该植物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影响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 ,此过程产生的[H]将进入 ______ ,参与一系列反应.①-④过程中与该细胞吸收Mg2+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______
              (2)图乙中,光照相同时间,35℃与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______ (填“想等”或“不想等”),原因是 ______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速率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速率的 ______ 倍.
              (3)从图乙分析,温度从5℃升到20℃,甲图中过程①②的增速大于③④的增速,其内部原因是 ______
            • 4. 如图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______ ;此时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CO2浓度 ______ 叶绿体中CO2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有机物 ______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若图中,植物甲曲线表示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己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廑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b、c两点位置如何移动?b点 ______ ,c点 ______
              (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不同的氧化酶途径,如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 ______ 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填“黄酶”或“细胞色素氧化酶”)
              (4)天气由阴转晴瞬间,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 ______
              (5)如果某一天阴雨(白天光照强度恒定为2KLX),那么这一天内甲植物能否表现出生长现象 ______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______
              (6)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甲、乙两种植物产生O2速率差值为 ______ mg/100cm2•h.
            • 5. 对某髙等植物在恒温25℃时的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吸收和转化光能,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______ 光.可用 ______ 法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2)图甲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______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除去光照强度外,还主要包括 ______ 等.
              (3)研究结果显示,恒温25℃时,一昼夜(昼夜等长)中该植物白天平均净光合速率(O2)应大于 ______ μmol•g-1•h-1才能积累有机物.图乙中C点时该植物实际光合速率(O2)为 ______ μmol•g-1•h-1.该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为 ______ klx.
            • 6. 研究者对黑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图1是根据相关实验绘制的曲线,图2为黑藻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黑藻是 ______ (有/无)核膜的细胞生物.科研小组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以灯为光源,通过移动灯,改变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观测黑藻放出气泡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 ______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 ______ 作为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 ______
              (3)当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由45cm逐渐改变为90cm的过程中,图2中反应Ⅱ中的两个化学反应过程变慢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因此导致A点的C3含量 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B点.
              (4)研究者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①转移至②的物质主要包括 ______
              (5)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l<t2<t3<t4<t5)的光照,探明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光照时间 0 t1 t2 t3 t4 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表示3-磷酸甘油酸、l,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己糖、C5化合物、淀粉.
            • 7. 请回答有关实验设计方面的问题:
              小王发现无论是温室还是大棚,用的玻璃或塑料都是无色透明的,是不是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呢?小王想知道自然光和不同颜色的光哪种光对植物光合作用最为有利,小王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似的天竺葵植株若干盆,不同颜色的玻璃钟罩若干,碘液,滴管,镊子,白瓷砖,其他相关实验材料;
              (2)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这些生长状况相似的天竺葵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3天;
              第二步:取三盆上述在黑暗中放置过的天竺葵,分别放在蓝色、红色和绿色三种颜色的玻璃钟罩内,形成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第三步:将三套实验装置同时置于阳光下(假设阳光强度足够、玻璃钟罩内的CO2浓度、温度均满足实验要求),放置一定时间;
              第四步:分别取甲、乙、丙三盆天竺葵叶若干放在不同的白瓷砖上,分别滴加适当的碘液,观察天竺葵叶的变色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方案有两处不恰当之处,请指出:
              ______
              ______
              (2)如果按改正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发现绿色钟罩内天竺葵叶上的蓝色最浅,说明绿光照射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最 ______ (填“强”或“弱”).
              (3)小王在实验中还发现,随着实验的进行,玻璃钟罩的内壁上附有许多水珠,原因是天竺葵进行了 ______
              (4)综合改进后的实验结果,小王分析了在北方进行大棚作物栽培时一般采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的原因是 ______
            • 8.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分析预测的结果:
            • 9. 如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如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当图2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 ______ ______ 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2)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 ______ 毫升;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 毫升;
              (4)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 ______ 倍,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
            • 10.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人员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④连续重复步骤③.实验结果如上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通过 ______ 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作用强度较大的是 ______ 点,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向 ______
              ②C点表示的是 ______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 ______ 处理.图中B瓶的具体作用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