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黑藻采取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测定某鱼塘夏季白天各深度瓶中不均氧浓度变化量(g/m2•h)指导鱼群的混合放养生产,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材料的优点除其叶片小而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盖盖破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分析,白瓶中测得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水深_____________时白瓶中的黑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深2m处的黑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____________g/m2。   

              (3)若将白瓶黑藻从2m处移到1m处,则短时间内黑藻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写出图2乙点对应的鱼塘的水深___________。若丁点对应的水深1m,则限制白瓶数据不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 ℃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缺少叶黄素的变异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填“不”或“非常”)显著。

            • 3.

              回答下列关于呼吸与光合有关问题:

              Ⅰ: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的________水,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

              (2)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____(左或右)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一个装置,该装置的金属网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__,其他部分与原装置相同。

              Ⅱ: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

              (cm2

              总叶绿素

              (mg·g-1FM)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自然条件

              2860

              1.43

              15.04

              187

              弱光条件

              3730

              1.69

              4.68

              304


              (1)实验中需用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再测定其含量。

              (2)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使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___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___________(CO2或O2)的利用能力。

              (3)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_________,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

            • 4.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0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B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在________(填部位名称)与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
              (2)通过调节日光灯的距离,可研究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4)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
              (5)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
            • 5. 黑藻是一种常见的单子叶沉水植物,其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步骤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2)步骤①中,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

               (3)若步骤②中使用的试剂是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步骤③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黑藻细胞通过         作用失水的结果。步骤④滴加清水后,步骤⑤观察到多数黑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4)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①用多套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   

              ②黑藻培养液中加入适量NaHCO3目的是                     。光源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这是因为               。③预期实验结果:                

            • 6.

              回答下列几个实验问题

              (1)在“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2)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剪取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呈现灰绿色,来证明酒精的存在。

              (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指层析法,最后在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5)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把绿色植物放置在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几个小时后,再曝光处理,并用碘蒸气处理叶片,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 7.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转移途径是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的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根部供氧速率下降,产生的能量少,影响根部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的Mg2+等矿质元素,缺Mg2+直接影响幼苗            ,从而导致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