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实验,他们提出的问题是“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对葡萄糖液进行“先加热煮沸后冷却到室温”处理,主要目的是    .向葡萄糖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匀制成酵母菌培养液,分为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锥形瓶内.
              (2)按图连接装置,在正式实验前应分别对甲、乙两装置进行    检验,确保无异常后,才能开始实验.
              (3)甲装置通入空气的操作要求是    ,主要是为了保证NaOH充分吸收空气中的CO2,干扰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开始出现浑浊,则表明B装置内的酵母菌进行了    
              (4)实验过程中锥形瓶A、B应尽可能放置在恒温水浴锅内,保持温度恒定.温度为本实验的    变量.
              (5)8~10h后,甲、乙两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出现了混浊,则本实验的结论为    
            • 2. (2016•中山市模拟)以某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单位:μmol CO2•m-2•s-1),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植物在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此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
              (2)在5℃条件下,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其原因是    
              (3)在40℃的光照条件下,此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机物的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其原因是    .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μmol CO2•m-2•s-1
            • 3. 傍晚,将一株植物的部分枝叶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结果火柴很快熄灭.出现这一现象与植物进行    有关,完成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是    
            • 4. 包子皮暄软多孔是由于发面时    ;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办法是    
            • 5. 根据如图所示四图,回答光合作用有关问题.

              (1)图一中①③过程进行的具体场所分别是    .①~④过程中,能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暗反应供能的过程是    (填数字).植物正常生长,从ATP数值关系分析,②过程形成的ATP数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④过程形成的ATP数量之和.
              (2)由图二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降低是由于同种植物个体间争夺光照、CO2以及土壤中的        等资源,造成种内斗争加剧.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分别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则b与a之差即(b-a)所代表的是截取叶片在12小时内的    (填“总光合量”或“净光合量”).
              (4)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图三所示装置来探究    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需记录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数量,即实验的    变量.
              (5)图四中e点与d点相比较,C5含量    
            • 6. (2016•泉州模拟)采摘后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如图.
              (1)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香蕉细胞内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            中.
              (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    .通过添加乙烯利可加速香蕉果实    
              (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    ,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    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    
            • 7.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质(含细胞器).把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进行4组实验:
              实验一: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1mol)葡萄糖溶液;
              实验二: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2mol)丙酮酸;
              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
              实验四: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
              (1)实验一中,甲试管的产物是丙酮酸,其原因是    
              (2)实验二中,产生H2O的试管是    
              (3)实验三中,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    ,乙    ,丙    .(填“酒精和CO2”“无反应”或“H2O和CO2”)
              (4)实验四中,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一中的丙试管,原因是    
            • 8. (2016•陕西校级模拟)在用水培法栽植的小麦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时,绘制出了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适宜时,CO2浓度超过B点后,光合强度不会继续增强;此时若增加    ,可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    ,才能进一步提高光合强度.
              (2)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零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并不一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3)本实验是将植物栽植在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烧杯中,且不断添加此种培养液.第一周
              长势正常,第二周开始出现了缺乏无机盐离子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从而影响了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可采用向培养液中    措施进行纠正;第三周时,植物开始出现萎蔫,其原因可能是植物的吸水量    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量,导致培养液浓度    ,从而影响了植物吸水,还可能造成根的部分细胞出现    现象,可采取向培养液中    措施进行纠正.
            • 9. (2016•广东模拟)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呼吸方式上,酵母菌是    型;其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    (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 10.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绿色植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咆呼吸的过程及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部分中,    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乙表示的是    过程.
              (2)图甲中I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可以用于暗反应,Ⅱ表示的是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物质    
              (3)图乙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此阶段产生的ATP    (多/少).
              (4)分析图可知:能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联系起来的物质除(CH2O)外,还有光合作用产生的    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    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