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JS-K是一种新合成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者研究了JS-K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并对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效应进行了评估。
              (1)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点)。培养胃癌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
              (2)研究者检测不同条件下胃癌细胞存活率,结果如图1、图2。

              图1结果表明:______。
              图2中______组结果表明JS-K是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发挥抑瘤效应的。
              (3)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JS-K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①NAC是一种活性氧的清除剂。研究者用______处理胃癌细胞,发现其与不做任何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JS-K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______,证明JS-K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②已知活性氧过度累积会导致线粒体膜受损。研究者用JS-K处理胃癌细胞后,检测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结果如图3。

              据图3可知,膜受损的线粒体通透性改变,使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蛋白)流入______中,促使凋亡发生。
              (4)研究者用______酶处理胃肿瘤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注射到数只无胸腺小鼠腋窝皮下,形成皮下瘤。当皮下瘤可触及时,将上述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注射溶于缓冲液的8μM/kg的JS-K,隔天给药一次,共计给药15次。每4~5天测算皮下瘤体积及重量。结果显示,给药组的皮下瘤体积和瘤重都小于对照组。此实验证实JS-K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抑瘤效果。请预估JS-K用于人胃癌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______(至少两点)。
            • 2. 长久以来,乳酸都被视作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废物。然而,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乳酸不仅是无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更可能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和能量载体。同时,它还可能是癌细胞重要的直接营养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在______(填场所)进行无氧呼吸,该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发生在其中的第______阶段。
              (2)研究人员系统的检测小鼠血液循环中不同代谢中间产物的水平,以衡量它们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他们发现,乳酸的含量比葡萄糖、丙酮酸、甘油(脂肪分解的产物之一)都要多,虽然血液中乳酸的含量较多,但对血浆pH的影响不大,原因是______。研究人员试图跟踪乳酸在代谢过程中的去向,可采用______法。
              (3)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探究葡萄糖和乳酸中的哪一种是肺癌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现在实验室提供肺癌细胞和必备的实验材料,请你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
            • 3. 《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女性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在治疗癌症方面起到定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途是用作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将______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内。
              (3)研究发现:奥曲肽能够抑制癌细胞增殖。下面表示不同浓度的奥曲肽处理组分别培养24h、48h、72h,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计算抑制率。

              ①由上图结果可知,奥曲肽作用______h抑制效果最显著。奥曲肽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受______影响。
              ②在培养过程中,癌细胞虽然不具有______的生长特点,但应定期______,以便清除代谢产物。
              ③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为实现工厂化生产,可以通过______技术来大量生产抗癌物质--紫杉醇,写出生产过程图:______。
            • 4. PD-1与PD-L1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蛋白。sPD-1是PD-1的可溶形式,能够被分泌至胞外。为探讨sPD-1对肿瘤疫苗抗乳腺癌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因为癌细胞具有______等特征,癌症的治疗非常困难。肿瘤疫苗是新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人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下列可做为肿瘤抗原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衰老肿瘤细胞       ②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
              ③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表达载体      ④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
              (2)研究发现,肿瘤疫苗可激活T细胞并诱导其产生IFN-γ(一种淋巴因子)。用不同浓度的IFN-γ培养小鼠乳腺癌细胞,并对其细胞膜上PD-L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乳腺癌细胞膜蛋白PD-L1表达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常机体中,组织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2),使T细胞活性被适当抑制,避免了免疫过强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肿瘤细胞PD-L1的高水平表达会______(填“降低”或“增加”)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使用肿瘤疫苗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作用效果减弱,根据(2)和(3)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从而抑制了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
              (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对作为肿瘤疫苗的衰老癌细胞疫苗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可以大量分泌可与PD-L1结合的sPD-1,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小鼠皮下接种小鼠乳腺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衰老癌细胞疫苗、高表达sPD-1的衰老癌细胞疫苗、磷酸缓冲液(对照)处理,分别于6、12、18、24、30天记录并统计无瘤小鼠的比例,结果如图3所示。

              综合上述实验分析,解释高表达sPD-1的衰老癌细胞疫苗组无瘤小鼠比例最高的可能机理______。
            • 5. 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还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2)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该结果表明______。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______期。

              (3)为进一步研究Met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含1mmol/L 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12h后,结果发现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下降。
              ①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______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由实验结果推测Met通过减少______供应,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②另一方面,Met对癌细胞呼吸的影响导致线粒体内AMP/ATP比值______,使AMPK磷酸化而被激活。(注:AMP为腺苷一磷酸)
              ③激活的AMPK(P-AMPK)可通过图3所示的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分裂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测定各组肝癌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电泳结果如图4.由于细胞中β-Actin蛋白的表达量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对照,以排除细胞取样量、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合图3、4,阐述P-AMPK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______。
            • 6. 如图表示某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用字母表示)的时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脱氧核苷酸在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期被消耗,请据此提出一种研制抗癌药物的思路______。
              (2)研究表明,动粒是覆在着丝粒外面的蛋白复合体,主要负责细胞分裂时期牵引子染色体分离,若动粒结构被破坏,会导致______变异的发生。
              (3)研究发现,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其原因是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据此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______阶段;正常细胞因分裂过程中造成DNA损伤,导致细胞停止分裂,走向分化、衰老、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