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         (填“变长”或“变短”)。

              (4) 纺锤体是在细胞周期M期的          (时期)形成。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2.

              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

              钟后

              0.3g/mL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的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表中适宜该实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x、y、z中代表质壁分离状态的是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0.1

              2.90

              2.16

              0.74

              0.5

              2.10

              1.72

              0.38

              1.0

              1.96

              1.72

              0.24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①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其行为和数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装置。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乙装置通过有色液滴的移动,可判定种子萌发过程是否进行________呼吸;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

            • 3.

              如图为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各时期细胞的顺序时,首先找出分裂________的细胞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该时期细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观察分裂________的细胞,视野中大多数细胞都处于该时期。(在a~e中选择填空)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 4.

              已知0.5mg/ml范围内的二氯二乙胺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且效果与浓度正相关。又有科研发现二氯二乙胺与药物H同时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对上述现象进行验证。

              材料:小鼠肝癌细胞、0.5mg/ml二氯二乙胺溶液、a浓度药物H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培养瓶、全营养培养液及相关培养和计数设备。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编号1、2、3……

              ②分组及加样:请用表格表示,并注明添加的成分,用“+”表示添加,空格表示不添加;(注:若各组添加某一相同成分时,应注意“等量且适量”。)

              ③将上述培养瓶置于        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各培养瓶中取等量的培养物,用         对其进行计数。若发现压在方格上的细胞,应         

                        
              实验结果:见下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

              ①研究表明二氯二乙胺作用一段时间后,可使细胞停留在G1/S临界处,则其可能干扰了一种酶的作用,这种酶是          

              ②再经药物H作用后,又发现有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的比值为0.5,则药物H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5.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5~8 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盐酸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 性染料,高中阶段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属于此类染料;和Carnoy固定液作用相同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3)已知秋水仙素可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它作用于细胞周期的___期,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此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____(填“间”、“前”、“中”、“后”)期,此时细胞应有____条染色体。

              (4)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        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 6.

              杂志7月18日刊登了北大生命科学院教授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成果——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把成年鼠的体细胞逆转为“多潜能性干细胞”。它为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这种诱导是否会引发肿瘤或其他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团队利用这种干细胞培育出多只健康的小鼠。

               ①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随着细胞体积增大,其_________________减小,从而限制细胞的长大。

               ②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4个小分子化合物是核糖核苷酸。采用32P对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进行标记,可检测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观察该细胞器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

              (3)如果这种诱导引发肿瘤,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的特征包括_________(多选)。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减少

              C.含有的基因组与体细胞相同        

              D.细胞生长、分裂迅速

              (4)研究发现,青蒿素能抗癌,并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的方法。研究人员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检测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青蒿素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此实验中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__________。如图结果说明青蒿素能____________,且青蒿素作用的效果受__________的影响。

            • 7.

              下表是某实验室指导老师上实验课时,记录整理的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B

              梨汁或苹果汁

              0.1 g/mL的NaOH溶液、0.05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C

              洋葱鳞叶表皮片

              解离液、0.02 g/mL的龙胆紫、显微镜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0.5 g/mL蔗糖液、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液泡大小变化

              E

              菠菜叶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定性滤纸、试管、玻璃漏斗、研钵等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1) A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发生了________。

              (2) B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A组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找不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如何修改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紫色液泡很快缩小,但再用清水侵润该细胞后却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E组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______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 ____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洋葱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常用的实验材料,现有已经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洋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应取洋葱根尖     作为观察部位,此处细胞形态一般呈___   _,排列紧密。

              (2)解离是将根尖放入盐酸和________混合液(1:1)中处理;漂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观察染色体形态,需要用____________染色;为计数染色体,最适宜选取________期细胞进行观察。

              (4)在显微镜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都处于____________。据图判断,按照细胞周期的过程,①—⑤所示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10. 油菜物种I(2n=20)与II(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I的染色体和II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