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 );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 )小鼠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______ ,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______ ______
              ( 2 )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3 )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______ 期.
              ( 4 )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3HTdR的原因是 ______
            • 2. 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中1的名称: ______ ,3的名称: ______
              (2)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 ______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 ______
              (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和 ______ 有关,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______
              (4)导致染色体数加倍的是图 ______ ,加倍的原因是 ______ ,此时有染色体 ______ 条,DNA分子 ______ 个,染色单体 ______ 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中的 ______ 时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制作的顺序依次是 ______
            • 3. 下列两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坐标图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③阶段包括 ______ 过程.
              (2)在图甲中,曲线段B~C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______ 的结果;G~I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______ 分离,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N~O时期 ______ 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
              (3)图乙中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 ______ 条脱氧核苷酸链.
              (4)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 ______ (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 ,g、h细胞中各含有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
              (5)图乙中d细胞形成f细胞的过程称为 ______ .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根本原因是 ______ 发生了突变.
            • 4.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

              (1)图中甲细胞处于 ______ 期,此细胞含有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______ 条姐妹染色单体.
              (2)图中乙细胞处于 ______ 期,有 ______ 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______
              (3)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
            • 5. 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象,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乙图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
              (2)图丁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
              (3)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 ______ 期,原因是 ______
              (4)绘出图丙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的图象.
            • 6. 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①将等量的小鼠肝癌Hepal-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将培养瓶放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h,静置、去除上清液;
              ③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SW的培养液,置于37℃、5%的 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④分别在24h、48h、72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的SW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1)处于间期的肝癌Hepal-6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 ,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 ______
              (2)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 ______
              (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SW对肝癌Hepal-6细胞作用效果的特点是
              ______
              ______
              (4)将培养48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培养48h细胞数目及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表所示:
              SW 癌细胞数目 凋亡细胞数目 Bax蛋白 Bcl-2蛋白
              2/(μg•mL-1 + +++ +++++ +
              1/(μg•mL-1 ++ +++ +++ ++
              0.5/(μg•mL-1 +++ ++ ++ +++
              0/(μg•mL-1 ++++ + + ++++
              注:“+”的数量表示相对值的多少
              据此推测,SW可能是通过诱发癌细胞 ______ 来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进了癌细胞内 ______ 的表达.
            • 7. 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 ______ 时期.
              (2)乙图表示 ______ 时期.
              (3)丙图表示 ______ 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 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 细胞.
            • 8.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间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区间在 ______
              (3)图中表示减数分裂时期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区间是 ______
              (4)若该生物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2-4区间时为 ______ 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为 ______ 个.
            • 9. 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表示 ______ 期,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2)B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______ ,DNA分子数目为 ______ ,染色单体数目为 ______
              (3)A时期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间的数目关系比是 ______ .请在方框C中把与A时期相同比例的时期的简易图象画出来.
              ______
            • 10. 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1,顺序已经打乱.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细胞分裂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
              (2)对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区别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______
              (3)图1中细胞⑥或⑧内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数分别为 ______
              (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其体内细胞 ______ (能/不能)出现增殖现象;人体所有衰老细胞均会表现出的特性有 ______   (至少答出2点).
              (5)请在右边坐标系中绘出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2.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