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______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______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 2. 有文章介绍,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
              (1)实验材料:市售质无污染洋葱,1.0/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2)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清水的A、B洁净培养皿中,在室温下培养生根,每天换水一次.约38~48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mL的 ______ ,在B培养皿中加入 ______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相同数量的洋葱根尖数个,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ⅰ.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适量解离液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ⅱ.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适量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ⅲ.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min.
              ⅳ.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请改正上述操作中的3处错误: ______ ______ ______
              ④观察A、B根尖分生区各1000个细胞,分别计算分裂指数.如图是其中的一个观察视野,a、b、c、d中,最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是 ______
              (3)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说明三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______
              ③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小于B,说明三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
              (4)根据你的预期结果,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请再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______
            • 3.

              回答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有关问题。

              (1)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确保细胞分散开来的操作流程是              ;根据细胞中                         判断各细胞所在时期。

              (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用卡诺氏液浸泡洋葱根尖的目的是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观察的对象主要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                    ,以及               的位置;

            • 4.

              调查和探究是人们研究生物学问题的常见方法。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对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多倍体,一些同学对常见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们选择植物新生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下图是他们调查到的中国水仙的染色体核型。

              ①制作上述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用文字和“→”表示)

              ②镜检时,要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应选择处于________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进行观察,如上图所示,中国水仙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一些同学通过调查的方法研究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那么他们应该在________进行调查。

              (3)一些同学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简要写出该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并将该抗原呈递给     细胞,刺激该细胞分泌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人体不易患病,这主要是由于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了         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和含氮碱基种类分别是               。 

            • 6.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到            色颗粒。

              (2)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                个。

              (5)图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7.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到      色颗粒。

              (2)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      个。

              (5)图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8.

              Ⅰ.

              (1)通常用显微镜观察特定细胞结构时需要染色处理。其中,观察染色体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DNA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线粒体需用         进行染色。

              (2)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Ⅱ.

              在能源紧缺的现状下,可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按照右表所列添加相应试剂。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检验葡萄糖的生成量,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水浴加热。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试管号

              试剂(ml)

              1

              2

              3

              4

              蒸馏水

              1.4

              1.4

              1.4

              X

              pH7.5的缓冲液

              0.2

              0.2

              0.2

              0.2

              纤维素悬浮液

              0.3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微生物B提取液

               

              Y

               

               

              微生物C提取液

               

               

              0.1

               


              【实验结果】

               

              1

              2

              3

              4

              颜色深浅程度

              +++

              ++

              -

              【分析讨论】①表格中实验添加试剂的量X、Y分别是                 

              ②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③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后,尝试开展R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通过查阅资料,制订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目的】1.从酵母中提取RNA;2.鉴定RNA。

              【实验原理】微生物是工业上大量生产RNA的原料,其中以酵母尤为理想,因为酵母核酸中主要是RNA,DNA很少,菌体易收集,RNA易分离。RNA不溶于乙醇和无水乙醚。利用稀碱法(稀碱能使细胞壁溶解)或高盐法(高浓度的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释放RNA。RNA水解液(加硫酸、加热)+苔黑酚-FeCl3试剂加热直到沸腾1分钟,会呈现墨绿色。

              【实验材料】干酵母粉、离心机、烧杯、试管、玻璃棒等;0.2%氢氧化钠、95%乙醇、无水乙醚、乙酸、10%硫酸溶液、苔黑酚-FeCl3试剂等。

              【实验步骤】

              ①称6克干酵母

              ②加0.2%氢氧化钠45mL,沸水加热20分钟,搅拌,后加乙酸7滴

              ③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

              ④边搅拌边缓慢加95%乙醇并静置10分钟

              ⑤离心后先用95%乙醇洗两次,再用无水乙醚洗两次

              ⑥获得RNA粗制品

              ⑦RNA鉴定

              请根据实验方案,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细胞核、                   。酵母菌也是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好材料,理由是             

              (2)实验步骤⑤中,离心后取     用乙醇、无水乙醚进行洗涤。

              (3)RNA提取过程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在20~70℃的温度范围内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其原因是     

              (4)稀碱法提取RNA须在沸水浴中进行的目的,一是     ,二是     ,以便获得更多更纯净的RNA。

              (5)若用花椰菜来提取DNA,可用       瓦解细胞膜,然后充分研磨,实验中研磨速度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