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 上形成的。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____的形成直接有关。(本题两空填序号)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⑤溶酶体  ⑥线粒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用数字序号答题)。

            • 2. 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 

              (2) 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填标号),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填标号)。 

              (3) 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______和[  ]______。 

              (4) 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  ]____和[  ]____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 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丙图中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和____;代表某种物质,它是____。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的特点。 

            • 3. 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控制合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a.将等量的小鼠肝癌Hepal-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b.将培养瓶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静置、去除上清液;

                  c.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SW的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d.分别在24 h、48 h、72 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SW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步骤c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c中每个实验组设置5个培养瓶同时进行培养,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4.

              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图乙绘制了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图丙中绘制了染色体_____条。

              (2)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图丙中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继续分裂,可能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

              (4)图丁中,DE段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图甲乙丙中与图丁中CD段对应的有________。

              (5)图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

            • 5.

              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

              (2)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3)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有      个四分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             

              (4)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的D1E1段的相等?         

            • 6.

              在生活中常有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现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期药物对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当地经济作物豌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①生根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分别用1%的过期板蓝根溶液和清水培养豌豆,待根长到适宜长度时选取根尖。

              ②根尖处理:在九孔点滴板各孔中分别加入下列溶液。将豌豆根尖浸泡在1号孔内至根尖呈乳白半透明时取出,然后依次在2-7号孔内进行充分漂洗,再将根尖放入8号孔内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最后在9号孔内再漂洗。


              ③装片制作: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用带橡皮的铅笔轻轻敲打盖玻片。

              ④镜检统计: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组根尖处于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和细胞总数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中、后期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结果如下。

               

              过期板蓝根组

              清水组

              分裂期细胞数

              9

              27

              细胞总数

              755

              740

              分裂指数

              1.19%

              3.65%

              (1)将根尖浸泡在1号孔内的目的是                         , 根尖在2~7号孔内用蒸馏水漂洗6次的目的是                        

              (2)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3)使用九孔点滴板代替培养皿处理根尖的优点是                        

              (4)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对生活的启示是                           

            • 7.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h),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h,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选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期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 

              (4) 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着色。 

              (5) 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间 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第1次计数细胞个数

              46

              2

              1

              1

              第2次计数细胞个数

              45

              3

              0

              2

              ……

              ……

              ……

              ……

              ……

              计数细胞总数

              932

              34

              14

              20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 

            • 8.

              下图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 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表示)。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

              (5)图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培育成完整植株,一般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 9. (一)图A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B是该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

              (1)图A细胞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___。且有__条染色单体,有__个DNA分子。

              (2)①、②两条染色体在未分开前互称__________是经过________期复制形成的。

              (3)A细胞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________,逐渐扩展成为__________。

              (4)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则应选择___期的细胞。

              (5)图中的1叫________ 。若是动物细胞,则它是由________形成的。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质元素,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推测可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为研究叶色暗绿是否是因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长的幼苗、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仅缺磷的完全培养液、丙酮、石英砂、CaCO3、95%的乙醇、层析液等。

              (1)实验思路:

              ①取两个烧杯编号为A、B,各放入同样数量、同一品种且长势相近、苗龄相同的黄瓜幼苗。

              ②A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B烧杯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苗叶片出现颜色差异为止。

              ③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A、B两组类胡萝卜素色素带宽度和颜色一致,说明缺磷导致的叶色暗绿,不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提取叶片色素时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防止色素被破坏。

            • 10.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回答:

              注:“+”表示已操作,“﹣”表示未进行该操作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

              +

              +

              +

              +

              +

              -

              +

              +

              +

              +

              +

              -

              +

              +

              (1)(请从下列A~D选项中选择)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某些金属元素对细胞分裂有较大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探究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的比值)

              材料用具: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溶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两组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培养皿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约38~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毫升1.0 g/L的AlCl3溶液,B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若干,制成____________。

              ④观察A、B中各100个细胞,分别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②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