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 ______ .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______ 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哪一段变化相同? ______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 ______ .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______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______ .
              (4)图3细胞中有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 ______ .
            • 2.
              如图是同一个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五个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减数分裂的细胞进行排序,依次是 ______ .
              (2)细胞E名称为 ______ 细胞,含有的四分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______ 个.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不考虑基因突变),那么图A细胞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是 ______ ,图B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 ______ 种;A和a分开的时期是 ______ .
              (4)请在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2N=4)的变化曲线图.
              ______ .
            • 3.
              下列是遗传学方面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果蝇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______ .
              (2)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中,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______ (能/不能)呈现紫色;但是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这体现了DNA分子结构的 ______ 性.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S型细菌的荚膜基因对荚膜这一性状的控制方式是 ______ .
              (3)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科学家发现,某小鼠种群中也有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提供了实验材料.
              ①为确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请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选择亲本表现型为 ______  的小鼠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杂交方法: ______ .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
              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②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也有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若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检测,女性患者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 ______ 个荧光点.
            • 4.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分析回答:

              (1)乙细胞处于 ______ 期.
              (2)丙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 ,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______ .
              (3)若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使下一代产生变异,这种变异类型是 ______ .
              (4)请注明丙细胞中染色体上分布的有关基因. ______ .
            • 5.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分裂的问题.
              Ⅰ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甲图中图1~3 表示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
              (2)甲图中,图2中存在3 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 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______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______ .
              (3)甲图中,图3中 ATP 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______ .
              (4)甲图中,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______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甲图中,图1~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Ⅱ.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乙图中图一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乙图中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乙图中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6)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 ______ 段,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理由是 ______ .
              (7)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 ______ 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 .
            • 6.
              回答下列遗传问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1)果蝇体色性状中, ______ 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 ______ ;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______ .
              (2)R、r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 ______ .F2中灰身雄蝇共有 ______ 种基因型.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3)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______ 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 ______ .
            • 7.
              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 ______ .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 ______ 、 ______ 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 ______ (填标号)阶段.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 ______ (填标号)阶段.
              (4)基因突变最可能在甲图中的 ______ 细胞中发生.
              (5)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 ______ (选填“①”、“②”或“③”);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