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l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 。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______ ,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______ 。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______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______ 。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 ______ 。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______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______ 。
            • 2.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________(填“R”或“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②________;③离心分离;④________。

              (3)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4)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 3.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其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为探究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的核酸(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 A 和 B、C 和 D 中,离心分层后向 A 和 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 T 细胞,向 B 和 D 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 T细胞, 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若上清液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试管是_______和_________,则效应 T 细胞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②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若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

              释放出来,则无论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试管___________的上清液均可检测出放射性物质。

            • 4.
              如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 结果
              A组 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高
              (1)实验中,35S标记的是 ______ ,32P标记的是 ______ .该实验证明了 ______ .
              (2)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 ______ ,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5.

              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1: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实验2: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

              (3)实验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自交,则子二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最后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

              (4)实验4: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细胞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 6.

              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蛋白质与                                 

                      ③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3)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①若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②                            ,说明:                           

                 ③                            ,说明:                           

              ④ 若蛋白质和RNA都没有遗传效应,说明:                           

            • 7.

              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__被标记上32P。

            • 8.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Ⅰ.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Ⅱ.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Ⅲ.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 ______ 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致使其中一条链(a)水解,另一条链(b)进入感受态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④后,这条链(b)形成 ______ (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使之发生转化.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 .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 ______ 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 (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 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
            • 9.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浸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请回答: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32P和35S所在部位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______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T2噬菌体DNA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 .
            • 10.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______ .
              (2)上述实验证明了 ______ .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 ______ 方法,进一步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 ______ (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 ______ .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表达式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