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 ______ 培养基培养,再用 ______ 噬菌体去感染.
              (3)上述实验中,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______
              (4)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表明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______ .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______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否则细胞外 ______ 放射性会增高.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仍然有放射性的原因是 ______
            • 2. 如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 ,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 ______
              (2)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 ______
              (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 ______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保温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3. 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32P标记 31P
              氨基酸 32S 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 ______ 个,只含有31P的有 ______ 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 ______ 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 ______ 元素,由此说明 ______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 ______ 元素,这是因为 ______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______
            • 4. 请据题回答:
              (1)绵阳安县是重要的蚕桑基地,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家蚕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Zd使雌配子致死, ______ (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 ______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在 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
            • 5. 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______ 中,少量位于 ______ 中.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 ______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______ 进行 ______
            • 6.
              请据题回答:
              (1)绵阳安县是重要的蚕桑基地,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家蚕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Zd使雌配子致死, ______ (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 ______ .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在 ______ .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
            • 7.
              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______ 中,少量位于 ______ 中.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 ______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______ 进行 ______ .
            • 8.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______ .
              (2)若要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 ______ 培养基培养,再用 ______ 噬菌体去感染.
              (3)上述实验中,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______ .
              (4)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表明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______ .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______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否则细胞外 ______ 放射性会增高.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仍然有放射性的原因是 ______ .
            • 9.
              如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 ,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 ______ .
              (2)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 ______ .
              (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 ______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保温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10.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Ⅰ.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Ⅱ.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Ⅲ.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 ______ 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a)在 ______ 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b)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④后,这条链(b)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形成 ______ (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这种变异属于 ______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 ______ 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 (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