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分别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__和________标记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 2.

              标记技术在生物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2)1958年科学家用含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3)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卡尔文等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是           

              (4)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   后,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最终检测到         (沉淀物、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 3.

              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条件

              培养液中氮源(无放射性)

              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4NH4Cl

              培养液中碳源(无放射性)

              12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2C-葡萄糖

              添加的放射性标记物

              35S-氨基酸

              14C-尿嘧啶

              操作

              检测

              核糖体放射性检测

              有放射性

              有放射性

              用温和的方法破碎细菌,然后使用密度梯度离心

              离心后核糖体位置

              轻带

              重带

              -

              A

                  (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前者是以大肠杆菌的___________分子为模板合成的;由第1组和第2组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其含________________。

                  (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细胞其他部位出现放射性,由此推断,第3组结果中核糖体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若用T4噬菌体侵染第2组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第4组的实验条件下继续培养,请推测:

                  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则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位置应更多地集中在_______________(填“轻带”或“重带”);

                  ②随着时间延长,离心后出现多条核糖体带,若位于重带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则说明14C—尿嘧啶会出现在______分子中;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略。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该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该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该流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该流感病毒,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 5.

              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实验。

                (2)第二步叫做__________,时间不能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和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下表数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______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     ____。搅拌5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_____        ___。

              (3)若1个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有________个,出现该数目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

            • 7.

              科学家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A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B噬菌体的双链DNA。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发现:被A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没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_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被B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_进入到细菌体内。此实验证明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假定一个被标记的B噬菌体产生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个体数是________。

            • 8.

              确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以后,科学家曾提出如下问题: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吗?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大肠杆菌在重培养基(含有15NH4Cl和13C-葡萄糖)上培养,使细菌上各种成分(包括细菌核糖体)被重的同位素标记。然后,他们使用T4噬菌体感染细菌(已知噬菌体感染后,宿主细胞将不合成自身蛋白质)。

              ②将细菌转移到轻培养基(14NH4Cl和12C-葡萄糖)上培养,同时,将放射线标记14C的尿嘧啶加到培养基上。对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析。

              应该出现什么实验结果,才能否定“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假说,亦即是噬菌体感染后,所利用细菌体内原有的核糖体,但合成的蛋白质模板是新产生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为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科学家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的准备:首先用________(含有、不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其培养噬菌体。为区别两组实验的结果,①和②应分别用_____________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2)实验过程:用带有放射性标记的①和②应分别侵染________(含有、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处理,测定放射性。

              (3)③所释放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双链中,有放射性的单链为________条。离心后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情况为⑤______(大于、等于、小于)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