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_______。 

              (2) 图中操作②是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 

              (3) 该实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 

              (4)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 

              (5)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____和____分离开。 

              (6) 该实验不用H或O的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让噬菌体含35S,操作方式应该是____。 

            • 2.

              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需要进行搅拌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下图被标记部位分别是_____(填数字编号)


              (5)赫尔希、蔡斯实验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共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

            • 3.

              下列内容为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分别对应的结论是:

            • 4.

              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n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请回答:

               

              噬菌体

              细菌

              脱氧核苷酸

              32P标记

              31P

              氨基酸

              32S

              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________个,含有31P的有________个,同时含有32P和31P的有________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有________元素。

              (3)该实验能够说明( )

              A.噬菌体比细菌高等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DNA能控制一定的性状

              (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35S标记的是________,32P标记的是________。可否用14C来标记?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观察到脂肪微粒染成红色,实验中,洗去浮色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_____,比较此状态下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35S,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 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 

              (2) 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 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 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 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 

            • 7.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首先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上述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再用得到的T2噬菌体分别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其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实验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寄生于细菌细胞内,所以其DNA复制所需原料由____________提供,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在离心管中放射性较高的部位应分布在试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含亲代噬菌体DNA的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__。若亲代噬菌体同时被35S和32P标记,则在普通的大肠杆菌培养液(32S和31P)中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______________元素。

              (6)与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比,本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如表所示为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个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产生n个子代噬菌体的性状、大小完全一样。如图显示了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4个数珠状的构造物来自同一个遗传基因,A~D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噬菌体

              大肠杆菌

              DNA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32P标记

              31P标记

              蛋白质或氨基酸

              32S标记

              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却都含有35S元素,原因是________。

              (2)得到的n个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2/n,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A的名称是________,DNA分子中调控转录开始的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4)图中每个核糖体在翻译一条多肽链,最终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都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

            • 9.

              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是图2中和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 10.

              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