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依据题干给予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短尾鼠群中,发现了一只长尾雌鼠,经基因检测得知,该鼠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据此可得,该突变基因是_____(显性、隐性)基因.

              (2)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_____.

              (3)若该突变基因中有n个脱氧核苷酸,当它被选择性表达时,所利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合成含m条多肽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多=_____

              (4)假定该长尾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短尾雄鼠杂交,F1表现型有四种,分别为长尾雌性、短尾雌性、长尾雄性、短尾雄性,比例为1:1:1:1.

              据此能判断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吗?_____.

            • 2.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2:在1949年到1951年期间,科学家 Chargaff 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3:根据R.Franklin 等人对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而且每一层的间距为3.4埃,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

              (1)材料1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总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_______________。

              (4)R.Franklin 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________。

              (5)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并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连接。

            • 3.

              (1)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T细胞的作用__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两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个例子_________。

              (4)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__________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的过程。

              (5)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_______________。

              (6)溶酶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液泡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7)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_______(属于、不属于)基因重组。

              (8)人的身高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这反映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身高也与营养和体育锻炼有关,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DNA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方式_______________。

              (10)DNA与RNA在组成上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DNA分子中_______(填序号)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四种碱基中,胸腺嘧啶(T)与_________的数量相等。

              (2)DNA分子空间上呈独特的____结构,复制时,在_______酶的作用下,氢键断开。

              (3)DNA分子中___________(填序号)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 5.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将亲代遗传信息传给子代,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出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至少答4点)。

              (2)为了在体外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转录过程。科学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DNA及相应成分,在试管中适宜温度条件下模拟相关过程,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中产物。结合相关知识,分别简要写出模拟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的设计思路。

            • 6.

              填空。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3)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明显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原因)。

              (5)主动运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四分体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8)没有突变,进化________(能/不能)发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的名称是  ______.                                                      

              (2)该图中有脱氧核苷酸 种.从图中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 连接排列而成.                                                                        

              (3)DNA分子中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遵循     原则,其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  ______性.                                              

              (4)已知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 =m,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  ______.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在整个DNA分子中A占 ______

            • 8. (6分)如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④表示   ▲    。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   ▲    处可以测到32P。(填序号)

              (2)图乙所示过程发生的时期为   ▲    。图中所示的A酶为   ▲    酶,作用于图甲中的结构   ▲    (填序号)。

              (3)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  ▲  特点。

            • 9. (7分)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黄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Ⅰ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构建了DNA          模型,该模型认为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含在                       之中。

            • 10. 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 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2)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