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甲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__中进行。①与②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了降解(见乙图)。

              异常mRNA的降解产物是__________。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试说明mRNA监视系统对生物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正常细胞中以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逆转录和翻译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C.DNA编码序列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其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就会改变
              D.DNA上的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的
            • 3.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4.

              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下表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

              子代(F1)

              棕色×棕色

              2/3棕色、1/3银灰色

              棕色×银灰色

              1/2棕色、1/2银灰色

              棕色×黑色

              1/2棕色、1/2黑色

              银灰色×黑色

              全是银灰色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_______________组的F1_______________个体与_____________组的F1___________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 5.

              科学家发现,生物体内的RNA既有单链结构的,又有双链结构的。下列与RNA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链RNA分子中不会出现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现象
              B.各种双链RNA分子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之比均相等
              C.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有mRNA,rRNA和tRNA的参与
              D.RNA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它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 6.

              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引起血红蛋白结构改变所致。该实例不能说明的是()

              A.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                                     
              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C.碱基对替换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D.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 7.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此题能够表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数目增加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 8.

              兴趣小组利用拟南芥的野生型幼苗和Cop9突变型幼苗做了如下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①②组可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第②组是对照组
              B.②③组实验证明,每天定时两次触摸,不改变野生型成熟个体的株高
              C.定期用X射线照射和触摸,野生型成熟个体的株高明显低于15 cm
              D.每天定时两次触摸可能改变Cop9突变型个体的基因表达
            • 9.

              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含有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
              B.白化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正常夫妇后代出现白化病患者,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D.通过性别检测可检测出白化病患儿
            • 10. 某种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是由于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通过①过程得到的产物长度一致,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比正常多肽链短。由此推断,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________的突变而形成的。观察分子机理图示可知,该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的致病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

              (3)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形成。

              (4)在研究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发病分子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mRNA为模板进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实验。若以ACACACACACAC……为mRNA,则合成苏氨酸、组氨酸的多聚体;若以CAACAACAACAA……为mRNA,则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三种多聚体。据此推测苏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5)假设该致病基因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A:T:G:C的比例是1:2:3:4,整个基因中的四种含氮碱基A:T:G:C的比例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