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体中糖原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Ⅰ型糖原贮积症”是由于控制糖原代谢过程中有关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引起患者体内葡萄糖-6-磷酸大量积累,导致糖原大量沉积。

              (1)据题意可推测,“Ⅰ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发病原因是体内控制图1中______(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图2表示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该酶的结构示意图。
              (2)据图2分析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改变的分子机理。______。
            • 2.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花色有白色、黄色、红色三种,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共同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瓣中色素的合成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关系是______。
              (2)两红花植株杂交,子代出现了的黄花植株,则子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请从第(2)题杂交实验的子代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某白花雌株的基因型(写出相关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
            • 3. 科学家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这种代谢产物只能在根部细胞产生,而不能在其它部位细胞产生,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2)现有某抗旱性农作物,已知抗旱性与旱敏性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R和r的本质区别是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的方式是______。
              (3)已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由交配,理论上F3植株中抗旱性:旱敏性=______。
              (4)请以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仅含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为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要表述培育过程:______。
            • 4. 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表. 
              组合编号
              交配组合 黄翅♀×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甲♀ 第I组F1自交 第I组F1×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乙 第V组F1自交
              子代家蚕总数(只) 黄翅 597 664 1364 346 0 176
              白翅 0 0 463 359 956 792
              (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遗传符合 ______ 定律.
              (2)Ⅴ、Ⅵ组结果说明的翅色显隐关系似乎与前四组矛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翅品种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此有关,该基因可能会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导致Ⅴ组子代全为白翅,Ⅵ组子代黄翅与白翅的比值接近于3:13.若该解释合理,第Ⅵ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 ______ 种基因型.
              (3)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 ______ ,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为证实此推断,科学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基因 ______ 表达出该物质,然后观察家蚕体色变化,若 ______ ,则支持该推断.家蚕体色这一性状是 ______ 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5. 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 ______ 进入到细胞质中,与 ______ 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 ______ ,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 ______
              (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 ______ (直接/间接)控制.
              (6)从图中可以分析得知,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 ,根本原因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