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为单性花、雌雄同株植物.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现欲通过非糯绿株和懦性紫株杂交培育非糯紫株.
              (1)玉米的糯和非糯与淀粉类型有关,这说明基因通过 ______ 来控制性状.
              (2)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 .
              (3)采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非糯绿株杂种玉米的雄蕊,然后将其花粉授予本株玉米的雌蕊,子代出现非糯紫株,在农业生产上杂种更具有增产优势,可用 ______ 选出非糯紫株的杂合个体.
              (4)当用X射线照射纯种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请在如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______ .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如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 ______ 期细胞.
            • 2.
              今年有3位科学家因为对生物钟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他作发现period基因所表达的PER蛋白浓度会随着昼夜交替,呈现与地球自转一致的规律性的24小时周期变化。第二个被发现的控制生物钟的基因“timeless”负责编码TIM蛋白;TIM蛋白的功能是结合PER蛋白,把它们带进细胞核内调节period基因的表达。
              (1)从材料中推测,TIM蛋白与PER蛋白共同调节period基因表达过程中的 ______ 环节。
              (2)在果蝇的细胞内,当PER基因指导合成的PER蛋白过多时,会抑制PER基因的表达,导致PER蛋白的合成减缓、甚至停止:而如果细胞中的PER蛋白较少,其合成速度就会加快。这一调节机制是 ______ 调节。
              (3)以上信息表明,基因与基因、基因与 ______ 、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节着生物的性状。
              (4)含羞草的叶子在白天张开,在夜晚闭合,欲探究含羞草这一生物节律现象是否受到环境因素光照周期变化的影响,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 。
            • 3.
              科学家在研究玉米的粒色、糯性、甜性性状的遗传规律时,做了如下杂交试验.以紫冠、非糯质、非甜质(CCWWSS)为母本,非紫冠、糯质、甜质(ccwwss)为父本,F1表现出紫冠、非糯质、非甜质(CcWwSs),F1自交产生F2,F2代分离出6种粒型,具体表现如表.请分析回答:
              F2代籽粒性状分离实测值及数量表(统计8个穗)
              F2代分离出的性状 自交后代粒型数 合计
              1 2 3 4 5 6 7 8
              紫冠、非糯质、非甜质 186 162 160 150 145 140 132 105 1180
              紫冠、糯质、非甜质 29 27 27 27 24 24 23 16 197
              紫冠、非糯质、甜质 75 67 67 59 61 54 61 42 486
              非紫冠、非糯质、非甜质 31 29 26 25 24 23 23 18 199
              非紫冠、糯质、非甜质 41 37 36 36 33 32 30 24 269
              非紫冠、糯质、甜质 27 21 19 20 21 21 18 13 160
              (1)研究过程中发现,玉米种植区有些玉米比常见玉米早熟、生长整齐而高大、果穗大、籽粒多.由此分析,这些植株最可能是 ______ .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杂交种
              (2)已知籽粒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但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好粒的紫色是通过 ______ 途径实现的.
              (3)根据上表,玉米的粒色和甜性的遗传 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让F2中紫冠、非甜质性状的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中紫冠、甜质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
              (4)请在如图指定位置标出F1另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 4.
              研究发现一些家族的遗传性严重肥胖受某对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共同控制.黑皮素4受体与促黑索细胞激素结合才能维持正常体重,否则将会出现遗传性严重肥胖,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A基因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A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是如何决定阿黑皮素原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 ______ .
              (2)只考虑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纯合命体的基因型是: ______ .
              (3)最近发现与遗传性严重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e,ee的个体缺乏催化阿黑皮素原转变成促黑素细胞激素的酶.综合考虑三对等位基因的作用,能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进行治疗的遗传性严重肥胖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______ 种.
            • 5.
              表现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表现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某些基因在启动子上存在富含双核苷酸“CG”的区域,称为“C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甲基化酶作用下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如图1),“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持续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

              (1)图2中过程①是DNA以 ______ 方式进行复制,其产物都是 ______ 甲基化的,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 ______ 酶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2)研究发现,启动子中“C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相关蛋白质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 ______ .
              (3)小鼠的A基因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须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及其等位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
                 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现型应为 ______ .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 ______ .
              (4)5-氮杂胞苷(AZA)常用于临床上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测AZA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AZA与“CG岛”中的 ______ 竞争甲基化酶,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 6.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基因A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白色个体不含显性基因,其遗传机理如图乙所示.图丙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可能有 ______ .等位基因B与b的本质区别在于 ______  不同.
              (2)图乙所示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______ .据图推测,蓝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
              (3)2号基因型为 ______ ,4 号基因型为 ______ .
              (4)3号与2号交配生出7 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______ .
              (5)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______ ;若5号与6号交配,后代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 ______ .
            • 7.
              在培养的二倍体水稻群体中发现一株黄叶色的植株甲.科研人员对此变异进行深入研究.
              (1)植株甲自交,后代出现黄叶致死:黄叶:绿叶=1:2:1,表明植株甲为 ______ (杂合子/纯合子),决定此种黄叶色基因记为Chy,则Chy在细胞中的位置为 ______ .
              (2)提取植株甲与野生型植株的DNA,对两种植株的DNA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利用能与已知染色体DNA特定结合的多对 ______ 扩增,然后逐一对比找出 ______ (相同/不同)的扩增产物,初步确定了此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
              (3)已11号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突变基因Chl9,其指导合成的酶与正常酶存在竞争关系,影响叶绿素合成.植株中若有Chl9,则叶色偏黄.为确定Chy与Chl9的位置关系,用植株甲与Chl9纯合子杂交(F1中Chy位置若无野生型基因则幼苗期致死).
              假设一:若F1中出现致死幼苗,则这两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 ;
              假设二:若F1中无致死幼苗,则这两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 .
              杂交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一的位置关系成立,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特点).
              (4)Chy表达产物参与图1所示的相关代谢反应过程,其中A、B、C、D表示相关化学反应.测量植株甲与野生型植株中相关物质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2.

              由图1、2可知,与野生型相比,植株甲中 ______ 积累,其原因可能是Chy的表达产物影响 ______ (填图1中字母)化学反应.试分析植株甲中也有叶绿素合成的原因是 ______ .
              (5)将Chy转入野生型植株,获得转入1个Chy的植株,Chy未破坏野生型植株的基因.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叶色出现三种类型:黄叶、绿叶、叶色介于二者之间,其中黄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 ,绿叶和叶色介于二者之间的植株比例分别为 ______ .
              (6)上述实验表明,水稻叶色的遗传受基因的 ______ 和 ______ 共同控制.
            • 8.
              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 ______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 ______ 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 ______ ,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 ______ ,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 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由 ______ 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组别  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处理 突触数目相对值 
               敲除Z基因 转入Z基因 
              Ⅰ组 - -  25.1
              Ⅱ组 + -  34.3
              Ⅲ组 + +  24.9
              注:“+”表示处理,“-”表示来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 ______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 ______ .
            • 9.
              线粒体的功能由其中的约1000种蛋白质来执行.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线粒体蛋白X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图解,导肽(一般含10-80个氨基酸残基)是该蛋白质一端的肽段,在引导蛋白质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注:①Hsp:热休克蛋白,按照分子的大小分为Hsp70,Hsp60等.

              (1)组成线粒体前体蛋白X的肽链中,N端特指的是含有游离的-NH2一端,则肽链的另外一端应该含有的化学基团是 ______ .
              (2)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由细胞结构中 ______ 内的基因控制合成,据图可知热休克蛋白的作用是 ______ .
              (3)高等哺乳动物进行受精作用时,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 ______ ,不考虑基因突变、细胞器衰老等因素,在受精作用前后,同一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组成可能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______ .
            • 10. 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是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现出来的.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 ______ ,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______
              (2)若已知A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确认基因A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 ______
              (3)假设花色与两种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蛋白质 A、B同时存在 只有A或者B 没有A、B任何一个
              花色 红花 蓝花 白花
              若将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 ______ ______ .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