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与RNA分子中,相同的含氮碱基有 ______ 种.欲观察两种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 ______ 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2)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______ 的技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中通过 ______ 的方式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3)基因是有 ______ 的DNA片段.基因表达与RNA有关,该过程中RNA的作用有 ______ (答出一种RNA及其作用即可).
            • 2.

              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近百例“狼人”,他们全身96%以上面积覆盖着浓密的毛发,看上去非常像传说中的“狼人”,但实际上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病症——先天全身多毛症。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奇特病症的根源在于染色体变异。研究人员扫描了16位包括多毛症患者和他们未患有多毛症亲属的基因,并对先天全身多毛症家族病史的家庭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体内17号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患者亲属体内17号染色体缺失了50万~90万个DNA碱基对,而多毛症患者却缺失了140万个DNA碱基对。

              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证明先天全身多毛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类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生物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异(可遗传/不可遗传)。

              (3)引起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很多,辐射与化学药物是导致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原因。用硫酸铜溶液(质量浓度300mg/L)培养蚕豆种子,发现萌发的幼苗根尖细胞中出现微核(在有丝分裂间期,可在细胞核附近看到一到几个很小的圆形结构,这就是微核,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微核率是出现微核的细胞数与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因此微核率可以用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损伤程度的指标。请利用萌发的蚕豆种子,以及200 mg/L、250 mg/L、300 mg/L、350 mg/L、400 mg/L不同浓度梯度的硫酸铜溶液,设计实验探究诱变因子的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损伤程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蚕豆种子平均分成若干组。

              ②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对应组的蚕豆种子。

              ③取萌发的幼苗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

              ④统计并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诱变因子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或成正比)。

              b.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诱变因子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没有关系。

            • 3.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
              (3)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 (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
            • 4.
              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图1所示:

              (1)燕麦体细胞中A基因数目最多时可有 ______ 个.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______ .
              (2)图1中5号染色体上还含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2,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A,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______ ,基因Q转录时以 ______  链为模板合成mRNA,
              (3)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杂交组合 F1 F2
              第一组 甲×乙 黑颖 黑颖
              第二组 乙×丙 黑颖 黑颖:黄颖=3:1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 5.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

              (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 .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______ ,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与基因型为 ______ 的雄蚕交配,筛选 ______ 卵发育的后代即为雄蚕.
            • 6.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______ .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 ______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 ______ .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 ______ 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 .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是 ______ .(要求写两点)
            • 7. 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从纯合红眼的果蝇种群中发现一只缺刻翅的变异雌蝇,为研究该变异类型,布里奇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该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下一代雌性缺刻翅、正常翅各一半,雄性只有正常翅,且雌雄比例为2:1.布里奇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假设一:缺刻翅是由一种伴性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并且缺刻基因使 ______ ( 雌/雄)性致死.缺刻基因和红眼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______ (相同/不同).
              (2)布里奇又用该缺刻翅红眼雌蝇同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其子一代情况如下:
              ①F1缺刻翅雌蝇都是白眼.
              ②雄蝇中无缺刻翅.
              ③雌雄比例为2:1.
              若用假设一解释①现象,与事实不符.因此,布里奇又做出了假设二:缺刻翅这种变异并非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是发生了 ______ 变异.含有这种变异的雌性个体在杂合状态下能生存,含有这种变异的雄性个体 ______ (能/不能)生存.
              (3)上述两种假设可以通过 ______ 观察,最终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 8.
              蕹菜(二倍体)披针叶(Ce)基因与心形叶(C)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自交亲和(Es)基因与自交不亲和(E)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e基因比C基因多了T5转座子,T5转座子是可以从染色体所在位置转移到染色体其它位置的DNA片段.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Ce基因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1)将纯合披针叶、自交亲和植株与纯合心形叶、自交不亲和植株杂交得F1
              ①F1花型为心形叶,表明 ______ 基因为隐性基因.在基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F1植株叶型的基因型为 ______ .
              ②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F1中的Ce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F1中有一半左右的植株中Ce基因发生改变,此变异较一般情况下发生的自然突变频率 ______ ,推测可能是 ______ 的结果.
              (2)从F1中选出基因型为EsE且Ce基因未发生改变的植株进行异花传粉得F2
              ①若不考虑基因发生改变的情况,则F2中披针叶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______ .
              ②从F2的150株披针叶植株中检测出5个植株含E基因,推测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 ______ .
            • 9.
              某雌雄同花的一年生二倍体植物,花的颜色受等位基因(A、a)控制,野生型均为红花纯合子(AA).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 ;此野生型植株根部的一个细胞核中最多可以有 ______ 个A基因.
              (2)当A基因存在时,植株在液泡内积累花青素(类黄酮化合物)进而呈现红色,这表明基因可以通过 ______ 的途径控制生物的性状.
              (3)研究发现该植株花色还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控制,当B基因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积累而表现为白花.现使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研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让其自交,观察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和结论:
              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F1全为白花,则 ______ 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A和b、a和B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10.
              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用“?”表示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星状眼基因(B)也是纯合致死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 .
              (2)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 ______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翻翅基因和正常翅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 ______ 基因发生了重组.
              (3)已知Y染色体上无这两对等位基因,为了探究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研究人员选取翻翅雌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比例为 ______ ,则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上述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用上图所示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的表现型有 ______ 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