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二倍体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着生有雌蕊,又着生有雄蕊)植物宽叶(Y)对窄叶(y)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都在2号染色体上.

              (1)基因Y、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Y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    突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Y在细胞中最多有    个,其转录时的模板链位于    (填“a”或“b”)链中.
              (2)进一步研究发现,探究该植物R基因序列有多种变异,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R基因的突变    (填“一定”或“不一定”)会导致花色变异,原因是    ,该机制的意义是降低突变的多害性.
              (3)基因Y、y和基因R、r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有已知基因型为YYRR、yyrr、YyRr的该植物种子若干,则验证前述观点最简便的方法是取基因型为    的种子种植,待其开花后让其    ,收获植株上所结种子再种植,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即可.
            • 2.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    (填写时期)出现问题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
              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    (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    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    ,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 3. 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已成为海水养殖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而且雌性个体的生长速度比雄性明显快,下面是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牙鲆示意图.其原理是经紫外线辐射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方法一也可以用    (化学物质)抑制第一次卵裂,作用机理是    
              (2)方法二中得到了杂合二倍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3)如果图中③发育为雄性,则牙鲆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4)不经过②过程处理将得到的子细胞直接发育成牙鲆,该牙鲆是几倍体?    
            • 4. 某二倍体植物(2N=36)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2所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配对的3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

              (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2)基因R与突变后产生的r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关系是    (填“相等”、“不相等”或“相等或不相等”).
              (3)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②发生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    .突变体①在有丝分裂后期有    条染色体,该时期细胞的基因型为    (仅考虑R、r一对等位基因).
              (4)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种类型的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    ,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    ,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0:1,则其为突变体③.
              (5)若突变体③的基因型为iiddRrr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请写出它们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 5. 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
              (2)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样品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之后,则含15N标记的DNA分子链数占全部DNA总链数的比例为    
              (4)综合PCR技术与人体细胞内DNA合成过程可知,二者的必需条件中,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有3个分别是    
              (5)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你认为可用PCR技术扩增他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B.病毒的蛋白质    C.血浆中的抗体    D.病毒的核酸.
            • 6. 科学家研究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和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的出现是由于亲本中的    本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造成的.
              (3)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 7.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及所在的团队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            等物质或结构的参与.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4)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    
            • 8. 染色体断裂的片段会在细胞中形成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微核率越大,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越大,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配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氯苯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
              ②向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统计微核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该实验步骤中有错误存在,请指出    
              (3)用曲线图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某种特定浓度的x物质可以使细胞抵抗氯苯对细胞毒害作用.为验证x物质这种作用,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同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五个细胞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        及等量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
              ②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    
            • 9. 下图1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图2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图1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是    (填图中数字),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    ,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    
              (2)图2与图1中的生理过程    (填字母)相同,其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    次.
              (3)若某个精原细胞中核DNA分子共含5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将该细胞放在仅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已知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都如图中①所示(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5N和14N),则最终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5N的细胞个数是    
              (4)若图1中某基因发生了一对碱基替换,导致c过程翻译出的肽链序列变为: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则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