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并指(趾)是由于相邻指(趾)间骨性或软组织融合形成的手足畸形,是人类常见的肢端畸形病.如图表示某家庭先天性并指(趾)遗传系谱,据图回答:

              (1)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并指(趾)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
              (2)Ⅲ4和Ⅲ5婚后孩子正常的几率是 ______ .若Ⅲ5已经怀孕,为了生一个正常指(趾)的孩子,应该进行 ______ 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3)研究人员从该家庭多名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第2号染色体的HOXD13基因中增加了一段碱基序列:-CGCCGCCGCCGCCGTCGCCGCCGACGC-(模板链),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增加了 ______ 个氨基酸,并且全是 ______
              (精氨酸:CGU、CGC、CGA、CGG,丙氨酸:GCU、GCA、GCG、GCC,脯氨酸:CCG、CCA、CCU、CCC)
              (4)上述研究表明,并指(趾)是由 ______ 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家庭中的致病基因主要来自Ⅰ2,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 ______ 细胞,从而导致每一代都有患者出现.
            • 2. 玉米,雌雄同株,单性花,通常为自花授粉.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体细胞含有2个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某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其原因是光照影响到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 ______ 的基因(A)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此过程说明性状是 ______ 的结果.
              (2)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代,F2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 ______
              (3)现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一条p为正常,另一条q为异常(如图所示),说明该植株发生的变异是 ______
              ①只有q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若A或a基因在片段m上,则植株甲 ______ (能、不能)产生浅绿色的后代.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Ⅰ.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 ______ 上.
              Ⅱ.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 ______ 上.
            • 3.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早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
              (2)现有某抗早农作物,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早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
              研究发现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ATAAGCAAGACATTA    r:ATAAGCATGACATTA
              据此分析.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研究得知与杭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欢的方式是 ______
              (3)己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F2抗早性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______ ;若拔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 ______
              (4)请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试验材料.
              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仅含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______
            • 4. 水稻的无香味对有香味为显性,速度等位基因D-d控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表明,水稻dd个体有香味,原因是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异常,导致香味物质积累,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d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D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试从翻译的角度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 ______
              (2)某科学家利用X射线照射纯合无香味水稻植株,再将此植株的花粉传给有香味的水稻,发现子代无香味801株,有香味1株(植株Ⅰ).植株I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发生 ______
              ②父本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有 ______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为解决第(2)题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家利用植株I与正常的纯合无香味水稻杂交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已知一对基因缺失致死)
              若是原因①,则无香味:有香味= ______
              若是原因②,则无香味:有香味= ______
            • 5. 紫薯可进行无性繁殖(块根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现将同一批紫薯种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土质湿润的菜地和干燥的山上.收获时发现种在山上的紫薯口感均较好,而种菜地的紫薯除了某一畦有极少数口感好的,其余均是口感不好的紫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上紫薯普遍比菜地紫薯口感好,是因为 ______ (“环境”或“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2)某一畦的紫薯极少数口感好的原因是可能是局部环境不同,也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为确定原因,可将这些紫薯(即极少数口感好的)分散种植在 ______ (“菜地”或“山上”),观察子代的性状,若子代全部(或绝大多数) ______ (“口感好”或“口感不好”),则可确认是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差异.
              (3)若(2)中确认了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并且知道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的只有一个基因,但不知道是显性突变(aa→Aa)还是隐形突变(Aa→aa),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个体水平的实验进行探究,你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 .若后代中 ______ ,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
            • 6. 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______ 性基因控制的.
              (2)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______
              (3)Ⅱ2与Ⅱ3的后代患白化病概率是 ______
              (4)白化病基因是通过 ______ 来控制 ______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7. 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第45位原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
              (1)该过程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 ______ 变成 ______
              (2)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______ ,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的基因用A、a表示):

              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的 ______ 性遗传病.
              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③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______
            • 8. (1)已知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则可以形成血型 ______ 种,基因型 ______ 种,假如若干年后,又出现一个新的IC基因,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增加为 ______  种,该基因与原来的几种基因互为 ______
              (2)又知H抗原也与ABO血型有关,等位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ABO血型,形成过程如图1.其中基因H、h和IA、IB、i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 ______ ,从而控制ABO血型.图2是一个孟买型个体的家族系谱及相关血型,其中4号个体为孟买型. 4号个体的h基因来自 ______ ,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
              (3)若孟买型在该地区出现的概率为,则6号个体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约为 ______
            • 9.

              某动物(2N=18)的长尾与短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毛的颜色有白色、褐色和黑色。下面是某同学做的两个遗传实验。

              实验一:用纯合褐色个体与纯合的白色个体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F2中黑色个体︰褐色个体︰白色个体=9︰3︰4。

              实验二:纯合的雄性长尾黑色个体与纯合的雌性短尾白色个体杂交(正交),纯合的雌性长尾黑色个体与纯合的雄性短尾白色个体杂交(反交),F1均为长尾黑色个体,F1相互交配,F2中长尾黑色个体81只,长尾褐色个体27只,长尾白色个体36只,短尾黑色个体27只,短尾褐色个体9只,短尾白色个体12只。

              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长尾与短尾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

              要得到实验一结果需满足的条件有:毛的颜色受两对基因控制,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条件)。

              (2)从实验二分析,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3)某同学想通过观察精子形成过程中,四分体的形成情况来推测联会的染色体,是来自父方的染色体之间相互配对,来自母方染色体之间相互配对,还是来自父方的染色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之间配对。观察结果:

              若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则是来自父方的染色体之间相互配对,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之间相互配对。

              若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则是来自父方与来自母方染色体之间配对。

            • 10. 高粱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高粱植株中,塞因型为BB的植株,在正常光照下叶片呈深绿色,遮光条件下呈黄色;基因型为Bb的植株,在正常光照下叶片皇浅绿色,遮光条件下呈黄色;基因型为bb的植株,在正常光照和遮光下叶片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l)上述资料表明: ______ 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______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要验证高粱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核基因控制,与细胞质基因无关,应选用的实验
              方法是 ______   (填“自交”、“测交”或“正反交).
              (4}正常光照下,在浅绿色植株体内某些正常细胞中含有2个B基因,原因是: ______
              正常光照下,让一批浅绿食植株(P)相互授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则在F2代成熟植株中b基因频率约 ______
              (5)现有一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韵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染色体记为q.已知植株甲的B、b基因都不在片段m上,且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为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B,b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在正常光照下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1 ______ ,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B位于q上,基因b位于P上.
              ②若F1 ______ 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B位于P上,基因b位子q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