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野生型果蝇(2N=8)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    条染色体.
              (2)基因型为Aa的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3)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
              (4)现有一只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①如果测交后代中暗红眼占    ,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②如果测交后代中暗红眼占    ,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 2. 某牵牛花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D基因控制蓝色素合成(DD和Dd的效应相同),E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花色的深度(EE使蓝色素完全消失,Ee使蓝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1)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第1组的F2所有个体再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3)第2组F2中蓝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的蓝花个体与浅蓝色个体随机杂交,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    
            • 3. 萤火虫被喻为夏季晴天夜晚的流星,受人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变异是由于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    变异;与减数分裂相比,细胞有丝分裂中不可能产生的变异类型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若萤火虫锯齿型触角基因B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其等位基因b控制细毛触角.
              ①杂合锯齿型触角萤火虫体细胞中,两条3号常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    (填“相同”或“不同”).位于该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传递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已知触角基因B纯合时,受精卵不能发育,利用亲本Bb与bb杂交得F1,F1的雌雄个体自由组合交配得到F2,F2中锯齿型触角个体所占比例是    ,B基因的频率为    
              (3)若萤火虫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d与R、r共同控制,已知黑色(D)和黄色(R)为显性,且只要D存在,体色表现黑色,用纯种黑色萤火虫与黄色萤火虫杂交,F1全为黑色,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黑色:黄色:白色=12:3:1,F2黑色的基因型有    种.选取F2中黑色与黄色雌雄个体杂交,欲使后代的白色比例最大,则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应为    
            • 4. 以纯合叶脉紫色、雄性可育和纯合叶脉浅色、雄性不育水稻为亲本杂交,F1均为叶脉紫色雄性可育.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叶脉紫色雄性可育:叶脉浅色雄性可育:叶脉紫色雄性不育:叶脉浅色雄性不育=45:15:3:1.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水稻叶脉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F1叶脉的紫色深浅还与光照条件等因素有关,说明    .F2配子中含叶脉紫色基因的占总数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水稻雄性是否可育受独立遗传的2对基因控制.为验证该推测,为F1的花粉授予表现型为    的植株进行杂交,收获所有植株的稻谷保存至第二年种下,待开花时采集每株水稻的花粉鉴定育性,则子代所有植株中花粉不育的占    
              (3)1970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发现一特殊变异类型的雄性不育野生水稻.这株雄性不育水稻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的极大便利是    
            • 5. 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后不能与其核融合,只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③后代染色体检测.请据图回答.

              (1)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丧失受精能力,这属于    变异.
              (2)次级卵母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在四分体时期    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造成的.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比例为    ,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若子代性别比例为    (WW个体不能成活),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
              (4)人工鱼塘自然繁殖的后代,往往形形色色、差参不齐,其原因是    
              (5)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    ;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F2中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    
            • 6. (2016•保定一模)藏报春花有白色和黄色两种,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藏报春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藏报春的花色最可能由    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    定律.
              (2)F2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基因型共有    种;部分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占F2总数的比例为    
              (3)已知藏报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的个体死亡.在F1 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黄花植株,欲判断此黄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进行如下实验:取该黄色植株与亲代白色植株杂交,所得F1自交,若F2中黄花植株占    ,则此黄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若F2中黄色植株占    ,则此黄花植株侧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
            • 7.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抗病的,也有不抗虫、不抗病的.为了判定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序号杂交组合类型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
              1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210208
              2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乙0280
              (1)基因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紫色素的代谢过程,合成酶时翻译过程在细胞器
                  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    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置上.
              (2)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亲本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白色抗虫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3)若用纯合的白色抗虫植株与紫色不抗虫植株杂交,F1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植株占    
              (4)棉花的抗黄萎病与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含有基因d的花粉50%败育(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基因型为Dd的抗黄萎病棉花株自交,后代中抗黄萎病株与不抗黄萎病株的比值为    
            • 8. 在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经济作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染(a)、高茎(D)与矮茎(d)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阔叶(B)与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3
              8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1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与F1相比,F2中D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雄蕊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大量植株,偶然出现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4)由于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某农场拟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请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提供的植株有: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    
            • 9. 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以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结果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表现为高茎紫花.让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F2有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
              (1)由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2)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比例占    
              (3)据分析,导致出现植株A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让植株A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的性状为    ,则是原因一:
              若子代的性状为    ,则是原因二.
            • 10. (2016•潍坊二模)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种子表现有色,其余为无色.现用一种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种无色种子植株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
              组别亲本子一代(F1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25%的有色种子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25%的有色种子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50%的有色种子
              (1)根据①、②两组杂交结果推断,该有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    .综合考虑三组杂交结果,可判断该有色种子植株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在右图中标注出来.
              (2)如果①、②、③组产生的F1数目相等,且将三组F1混合,则有色种子与无色种子比例是    ,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    种.
              (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子代无色种子中纯合子占    ,这些无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自交,其中某植株果穗上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理由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