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XY型二倍体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有花瓣与无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在Y染色体上。一棵红花瓣雌株与一棵白花瓣雄株杂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花瓣

              白花瓣

              无花瓣

              雄株

              1/3

              0

              1/6

              雌株

              0

              1/3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基因A与基因B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该植物的花瓣颜色这一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亲本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F1中的红花瓣与白花瓣植株随机交配,理论上F2雌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测交的方法鉴定F2中红花瓣雌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 2.

              某种开两性花的植物植株的高茎和矮茎性状由基因D、d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亲代为纯合的高茎正常叶与矮茎缺刻叶杂交得F1,F1全为高茎正常叶。(不考虑致死现象)

              ⑴若F1代植株自交后代中高:矮=3:1,请问这种性状分离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否因为基因重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科研人员欲研究D、d与B、b基因之间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亲代和F1代作为实验材料,请选择两种不同的育种方式(若选择杂交育种,请选用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来证明这两对基因是否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一: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碗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基因分别用Y、R表示)碗豆与某碗豆作为亲本杂交,F1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F1代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3:1,原因是亲本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Y和y基因的配子比值是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
              (2)让F1中所有的黄色圆粒碗豆自交,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碗豆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利用亲本中的黄色圆粒碗豆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种植亲本的黄色圆粒碗豆,让其_________。
              ②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__________                _ (写出表现型及比例),则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4.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 5.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白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0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

              (1)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定律,推测两亲本白花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       (若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若由两对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

              (2)根据F1红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    种,纯合子的比例为     

              (3)若F1红花植株测交,后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及例是         

              (4)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红花品种,某同学将F2全部红花植株随机交配,则F3代中白花出现的概率为____。为提高能稳定遗传的红花品种比例还应采取措施是     

            • 7.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

              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的果蝇杂交,

              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B、b和V、v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有眼、无眼性状分离比1:1

              请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病理性近视是一种与HLA基因有关的常见眼病,具有发病早、发病快、近视度数随年龄增加等特征。下面是某病理性近视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H和h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号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基因H和H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____________。

              (3)已知HLA基因有3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900个。在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子代中放射性DNA分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有研究发现,部分病理性近视患者是由于缺乏脯氨酸酶而影响眼睛巩膜胶原纤维的合成,导致视力异常。这可以看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HLA基因所含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1号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1号和2号色觉都正常,则他们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获得矮杆抗病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叫          育种,F2中矮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高度不育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该性状出现的原因是                          

            • 10.

              请按所学的遗传规律分析下列问题:

              菜豌豆荚果的革质膜性状有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三种类型,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

              亲本组合

              F1

              F2

              大块革质膜品种(甲)×

              无革质膜品种(乙)

              大块革质膜品种(丙)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1

              实验二

              品种(丙)×品种(乙)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1∶2∶1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革质膜性状受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已知显性基因D会抑制革质膜基因的表达,实验一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推测原因是dd基因突变为Dd所致。将该F1植株与多株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相交,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_______________时,则推测成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