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须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颜色有三种类型:紫色、红色和白色,红色须个体中含有A基因.如表为玉米杂交所得F1玉米须颜色的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数量
              紫色 红色 白色
              A 紫色×紫色 5402 1798 2400
              B 紫色×白色 5396 1803 0
              (1)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检测 ______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由 ______ 组数据分析可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交叉互换,控制玉米须颜色的基因位于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
              (2)让B组F1中的紫色植株自交,F2中白色植株占的比例为 ______ ,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______
              (3)现有一株紫色玉米须植株,请设计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①该实验思路: ______
              ②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
            • 2. 洋葱(2n=16)鳞茎的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基本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面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 ______ .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 ______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3)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取材→ ______ →观察.(用文字和箭头填空)
              (4)又有人利用洋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为紫色:白色=3:1.说明洋葱鳞茎颜色性状中,白色对紫色为 ______ 性.
              ②实验二:已知当不含A基因时,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会影响鳞茎的颜色.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比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F1的基因型为 ______ ,F2紫色洋葱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③将实验三F1中的一株紫色洋葱进行诱变处理,连续多代营养繁殖后,得到洋葱品系X,观察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16条染色体.让洋葱X与实验二中正常的F1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为紫色:黄色:白色=6:1:1.
              Ⅰ.有人据此推测洋葱X的 ______ 基因发生了突变.为验证此推测,请设计一步实验并预测结果: ______
              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基因突变外,还有可能是 ______
            • 3.

              现有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和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两个品种,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其中旱性由A-a,颗粒性状由B-b控制,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 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 F3 →人工选择 ……→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 Fl → 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 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                      。单倍体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                          。

              (2)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                    ,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            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3)B流程与A流程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F1所获得的花粉类型及比例是                                         ,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                                         。最终筛选获得的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与方法A中F2获得的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 4.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灰身圆眼

              灰身棒眼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雄性

              雌性

              0

              0

              (1)亲代雌蝇和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圆眼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基因t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在另一次实验中,让亲代一只纯合圆眼雌果蝇与一只纯合棒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则由此可以判断基因T、t位于__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不考虑灰身与黑身这对性状)。

              (3)摩尔根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白眼的遗传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从而得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来又通过测交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摩尔根运用的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________,测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基因用R、r表示)。

            • 5.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他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因为具有________(答出两项)等优点常被选作遗传实验的材料。

              (2)研究发现,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表现为雌性可育;而XY、XYY表现为雄性可育;XXX、YO(没有X染色体)、YY则表现为胚胎期致死,由此可知,果蝇的性别可能是由________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而与________染色体无关。而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推测人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

              (3)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6个雄性可育基因(长臂上有4个,短臂上有2个),而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这6个基因中有一个或多个转录产物失活都会引起雄性不育。由此推测XO(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________性________(填“可育”或“不育”)。

              (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下表所示。

              P

              F1

              ①♀灰身红眼× 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推测:

              a.本实验果蝇的体色和眼色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b.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杂合的灰身红眼雌蝇占________。

            • 6. 某二倍体自花授粉物野生型均为黄花(aa)、易感病(bb).在野外偶然发现两突变植株甲和乙,其中突变株甲表现为红花、抗病.研究人员将上述植株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电泳,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1)该电泳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的分子量差异而实现的,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子量越大的样品,电泳距离越小,据此推测,突变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______
              (2)突变株乙的表现型可能是 ______
              (3)请选择上述合适材料,设计一种操作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方案,以研究突变株甲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①实验方案: ______
              ②实验分析:
              Ⅰ: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抗病:红花易感病:黄花抗病:黄花易感病=9:3:3:1,则说明突变株甲 ______
              Ⅱ: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后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说明突变株甲的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位于此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
              Ⅲ:若突变株甲的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笆体上,基因a和B位于此同源染色体的另-条染色体上,且甲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抗病:红花易感病:黄花抗病:黄花易感病=51:24:24:1,则说明突交株甲产生ab配子的比例为 ______
            • 7.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子豌豆可以简化的环节是          ,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       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          ,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4)玉米的大穂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穂性状.若大穂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穂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关系是                               

            • 8. 某兴趣小组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下图1所示密闭装置来测量豌豆幼苗在2千勒克斯、20℃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装置内无其他生物,碳酸氢钠溶液能维持瓶内C02浓度的相对稳定.注射器的起始读数为amL,液滴的位置为X,15分钟后,注射器的读数需调整为bml,才能使液滴回至位置X.
              ①(b-a)ml能不能表示测试15分钟内豌豆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体积? ______
              ②如要精确测量该豌豆幼苗在25℃下的呼吸速率(装置有多套,且内部氧气量足够),如何设计实验? ______ .(简单写出设计思路即可)
              (2)已知标准层析液的组分及比例为石油醚:丙酮:苯=20:2:1,为研究标准层析液各组分在色素分离中的各自功能,该研究小组分别用标准层析液、石油醚、苯、丙酮等4种不同溶液分别处理豌豆幼嫩叶中的色素.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对标准层析液中的3种成分的各自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______

              A.石油醚的功能是分离色素中的胡萝卜素
              B.苯的功能是分离色素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C.丙酮的功能是溶解各种色素
              (3)取豌豆幼苗的根尖,做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龙胆紫溶液的用途是 ______ ,装片的制作流程是 ______
              (4)豌豆的花腋生与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自交会出现3花腋生:1顶生的性状分离比,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自交也会出现3高茎:1矮茎的性状分离比.现有花腋生矮茎纯种豌豆、花顶生高茎纯种豌豆,如何来验证控制花的位置和茎的高度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______
            • 9.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______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______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______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______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下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则其互补链中(G+T):(A+C)= ______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______ (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______ (填字母).
            • 10.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M眼色的表现型是       ,该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个染色体组。

              (2)基因B和b的根本差异体现在               

              (3)该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个长翅(V)基因。

              (4)果蝇M与基因型为RrXEXe的个体杂交,F1    种基因型,表现型为细眼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占      。为判断F1中某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果蝇与其进行测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