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绳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 ______ 定律.
              (2)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F2黄身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比例为 ______ .
              (3)若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
              (4)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选择 ______ 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 ______ ,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
            • 2.
              某植物为ZW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雌株和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和ZZ.该植物花色色素形成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两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所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和图2可知,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 ______ 定律,判断依据是 ______ 。
              (2)开红花雌性植株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多株基因型如图2的植株与多株开黄花的植株杂交,若得到的子代只出现两种花色,则黄花植株基因型为 ______ ;若得到的子代出现三种花色,那么子代雌性植株中开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 。
              (3)若该植物正常植株均为圆形叶纯合体,利用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后单独隔离种植,出现了一株椭圆形叶突变雌株,若该性状是由于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则:
              ①若该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是 ______ ;
              ②若该突变发生在Z染色体上,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性性状是圆形叶还是椭圆形叶。
              Ⅰ.实验设计思路:取该椭圆形叶突变雌株与 ______ 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Ⅱ.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 ______ ,则圆形叶为显性性状;
              若子一代 ______ ,则椭圆形叶为显性性状。
            • 3.
              果绳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王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提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灰体雄:黄体雄=2:1:1。
              (1)由子代表现型可知, ______ 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的遗传 ______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______ 。
              (2)王同学认为,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段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段上。如果是前者,上述子代中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______ ;如果是后者,上述子代中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______ 。
              (3)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计划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写出杂交实验的思路,并对结果进行预期和分析。 ______ 。
            • 4.
              南瓜皮色的遗传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用H、h和Y、y表示)。如图表示南瓜皮的细胞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

              (1)白色南瓜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 ______ 。
              (2)现用白色南瓜和绿色南瓜杂交,F1表现为白色南瓜,将F1与亲代绿色南瓜进行杂交,F2的白色南瓜有207株,黄色南瓜有102株,绿色南瓜有98株。将F2的白皮植株自交,F3皮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 。
              (3)现有一黄色南瓜植株,若要鉴定其基因型,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请分别对自交和测交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①自交的实验结果预测: ______ 。
              ②测交的实验结果预测: ______ 。
            • 5.
              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 ______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 ______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 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 ______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 是 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
              (3)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______ .
            • 6.
              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紫眼  红眼  白眼
               雌蝇  
               雄蝇
              (1)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 ______ 定律,A、a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
              (2)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______ .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 ______ 条X染色体.
              (3)F1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 ;
              (4)若一紫眼雄果蝇与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 ______ .
            • 7.
              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A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纯种易感病植株与纯种抗病植株杂交,F1全为弱抗病,F1自交产生的F2中,抗病:弱抗病:易感病=3:6:7.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 ______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2)F2易感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若让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所得水稻植株中纯种抗病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
              (4)某同学欲通过测交实验来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 .
            • 8.
              下表是某二倍体鸟类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已知体色(A、a)和条纹的有无(B、b)属于两对性状,且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黄色无纹×黄色无纹

              黄色无纹 黄色有纹
              3:1
              黄色无纹×绿色有纹

              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1:1:1:1
              绿色有纹×绿色有纹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2:1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______ .判断依据是第 ______ 组实验.
              (2)在第2组实验中,黄色无纹亲本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 ______ 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试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______ .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______ .
            • 9.
              普通小麦中,高秆(T)对矮杆(t)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利用高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取第 ______ 代的花药,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人工诱导使 ______ 数目加倍,从而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
              (2)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从F2中挑选矮杆、抗病的植株,经过连续几代的自交和选育,淘汰
              ______ 植株,就可以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______ 。
              (3)杂交育种进程缓慢,有人认为从F2中挑选矮杆、抗病的植株,自交一代就可以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其实验方案为:从F2中挑选矮杆、抗病的植株, ______ ,F3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理论上,在F3中选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占全部F3的比例是 ______ 。
            • 10.
              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______ 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______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______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______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______ 。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