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数为2N)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花顶生是野生型,花腋生是突变型。某研究小组就花位置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花位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不考虑交叉互换):
              (1)在甲地大量种植该野生型植物,该植物种群中出现了一株花腋生突变。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 ______ ,则说明该突变为纯合体。让该纯合体与野生型杂交子代全为野生型,则 ______ 为显性。
              (2)在乙地大量种植该野生型植物,也出现了一株花腋生突变。让甲、乙两地的花腋生突变杂交,子一代全为花顶生植株,让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花顶生有907株,花腋生698株,则说明甲、乙两地的突变 ______ (是或不是)同一对基因突变造成的,甲、乙两地的突变发生在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
              (3)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上述二倍体植物单体(2n-1)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子代。单体(2n-1)系是指包含了缺失不同染色体的个体的一个群体组合,现有该植物的野生型单体(2n-1)系和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花腋生突变植株,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单体缺少的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 ______ 。
              实验结果与结论: ______ 。
            • 2.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如豌豆、果蝇、酵母菌等。回答下列问题:
              (1)模式生物通常具备 ______ 特点(答一点即可)。
              (2)在孟德尔的高茎(D)与矮茎(d)豌豆杂交实验中,去雄的是 ______ (选填“高茎”、“矮茎”或“高茎或矮茎”)豌豆,将收获的F1豌豆中一部分进行射线辐射,其中有一株碗豆甲含D的花粉有一半失去受精能力,但是卵细胞正常,该豌豆甲与F1未被射线辐射的部分中随机选取的一株豌豆乙相互授粉,在甲、乙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
              (3)果蝇中某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b基因存在胚胎纯合致死现象,雌性个体中可能的致死基因型有 ______ 。
            • 3.
              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 子代(F1
              棕色×棕色 棕色、银灰色
              棕色×银灰色 棕色、银灰色
              棕色×黑色 棕色、黑色
              银灰色×黑色 全是银灰色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选取______组的F1______个体与______组的F1_____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 4.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2N=20)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Ⅰ.(1)细胞核基因M编码的肽链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 .
              (2)玉米的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中插入了连续的三碱基序列AAG,结果使表达的肽链含有64个氨基酸,与原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比,除增加1个氨基酸外,还有2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从mRNA上的碱基序列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AG的插入点在 ______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玉米某正常细胞的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且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某同学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他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Ⅱ.玉米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作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植株间相互传粉(杂交),也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如图.
              (1)若要对上图的A、B植株进行杂交,且植株A做父本,则需要对植株B作 ______ 处理.
              (2)若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合子(视为F1)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则F3中杂草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
              (3)若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F1(BbCc)自交,F2中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是1/2,某同学根据该现象推测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该同学作出该推测的理由是 ______ .
              (4)若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有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F1)的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长成的植株(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______ ,由此推断F2的杂种优势衰退率与F2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 ______ .
            • 5.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
            • 6.
              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 7.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ABO血型由IA、IB、i三个位于9号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控制,各种血型的基因型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对受血者来说,与血型相关的异型血的糖蛋白都属于抗原
              C.A血型和B血型的人婚配可生出O血型或AB型血的孩子
              D.A血型的男性可能患红绿色肓血型的女性不可能患红绿色肓
            • 8.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黄色、紫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决定黄色、A 决定紫色、a 决定白色,并且显隐关系为A+>A>a,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种个体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紫色:白色=2:1:1.回答问题:
              (1)上述子一代表现型和比例的出现,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亲本中控制 ______ 的三个基因必须位于 ______ 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要分离,且各种类型的配子育性相同,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______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要相等,后代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鉴定子一代中黄色植株基因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______ .
              (3)已知该植物的抗病(R)与易感病(r)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抗病紫色植株和易感病白色植株若干,设计实验探究花色基因与抗病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过程: ______ .
              实验结果(写出表现型和比例)和结论: ______ .
            • 9.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APAS与ASa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纯合子 杂合子
              AA 红色 A与任一等位基因 红色
              aa 纯白色 AP与AS、a 红斑白花
              ASAS 红条白花 AS与a 红条白花
              APAP 红斑白花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 10.
              如图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D、d表示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______ 。
              (2)若图中两果蝇杂交,后代长翅:残翅=3:l,则说明D、d基因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______ 定律。
              (3)已知果蝇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长翅果蝇(纯合体)与灰体残翅果蝇(纯合体)杂交,获得的Fl均为灰体长翅果蝇。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若F2雌雄果蝇群体中表现型均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则说明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不在 ______ 染色体上。
              (4)若黑檀体(b)和灰体(B)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正常腿(T)和短腿基因(t)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残翅短腿个体的比例是,则这两只果蝇共有 ______ 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不同的基因型组合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