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番茄为自花授粉植物。正常情况下紫株圆果(紫株A)与绿株长果杂交,F1均为紫株圆果,F1自交,F2紫株圆果:紫株长果:绿株圆果:绿株长果的分离比为9:3:3:1.  研究人员将紫株圆果(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长果杂交,发现子代有1株绿株圆果(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圆果。出现绿株B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含有紫株基因的一条染色体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
              (l)番茄的株色和果形中显性性状为______。番茄的株色与果形是由______基因控制的。
              (2)若出现绿株B的原因是紫株A发生了基因突变,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圆果杂交,F1再自交得F2,则F1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3)若出现绿株B的原因是含有紫株基因的一条染色体片段丢失,则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
            • 2.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少”),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细胞中            (填“物质”)不同。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转录得到的mRNA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UAUUCGUACUGUUAA;r:UAUUCGUCCUGUUA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填具体碱基对变化)。

              (3)多颗粒与少颗粒为一对相对性状,多颗粒(用D表示)为显性,D/d与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3∶1,多颗粒∶少颗粒=1∶1。若只让F1中抗旱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做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思路。

            • 3.

              豌豆、玉米和果蝇都是适合作遗传实验的常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黄(Y)圆(R)对绿(y)皱(r)为显性。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圆=3:1,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                   ______                  ___                                 ____(必须写出杂交符号)。

              (2)已知玉米的高茎(A)和矮茎(a)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种群中高茎植株占5/6,其中杂合子占1/5,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代茎高度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_______。

              (3)摩尔根开始明确表示不相信孟德尔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及其研究小组进行的实验:

              实验一:P:红眼♀×白眼♂→F1:红眼♀、红眼♂→随机交配  

              F2:红眼♀、红眼♂、白眼♂=2:1:1

              实验二:P:实验一的F1红眼♀×白眼♂→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摩尔根由此可能做出以下假设:

              A: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即实验一亲本P的基因型为XBXB、XbY)

              B: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且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即实验一亲本P的基因型为XBXB、XbYb

              能解释上述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假设是__________(填字母)。如果实验室有足够多的雌雄红眼和白眼的纯合子,需要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                  __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若实验结果是子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则证明假设B是正确的。

            • 4.

              某种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其子叶有黄色和绿色,花色有白色和红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某同学为了验证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用自然界中的甲(黄色子叶)和乙(绿色子叶)两品种植株进行如表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黄色子叶

              绿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9粒

              0

              实验四

              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进行自花传粉

              6021粒

              2001粒

              实验五

              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2010粒

              1970粒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所用的两个品种是否是 ________ ;通过实验  ________ 可以证明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

              (2)实验四所结的6021粒黄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  ________ 粒。实验五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  ________  实验

              (3)若继续实验,将实验四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与实验五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纯合子占 ________  

              (4)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 

              (5)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则该植株花色为  ________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的表现型及为  ________  

            • 5.

              二倍体番茄有高茎黄果抗病和矮茎红果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1)A组方法所获得的矮茎红果抗病Ⅰ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率为     

              (2)B组方法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Ⅱ,所利用的原理是             ,所得的植株Ⅱ       (可育或不育),其原因是        

              (3)C组方法中,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果色的A基因突变产生。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4)科学家研究发现,豌豆高茎基因是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株高这一性状的。那么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可表述为          

            • 6.

              研究发现西瓜种子大小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a基因纯合产生大籽,但b基因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现以3个纯合品种作亲本(1种大籽西瓜和2种小籽西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大籽西瓜×小籽西瓜①

              小籽西瓜

              13/16小籽西瓜 3/16大籽西瓜

              大籽西瓜×小籽西瓜②

              大籽西瓜

              3/4大籽西瓜 1/4小籽西瓜

              小籽西瓜①×小籽西瓜②

              小籽西瓜

              小籽西瓜

              (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     ___      定律。

              (2)实验一中,亲本大籽西瓜的基因型为    ___      ,F2的小籽西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___       ,F2的大籽西瓜测交后代中,大籽西瓜占    ___       

              (3)实验二中,亲本小籽西瓜②的基因型为     ___       ,若F2中大籽西瓜随机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      

              (4)某同学欲通过一次自交实验来检测实验三F2小籽西瓜是否纯合,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___       

            • 7.

              玫瑰现在跟美容、饮料都有关,正被我国大力倡导种植。玫瑰(2n=14)是蔷薇科蔷薇属小灌木,为观赏花卉,花瓣可提取精油。已知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检测玫瑰的基因组时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图中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

              (2)玫瑰花色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上述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

              (5)普通玫瑰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玫瑰的资源。我国的野生玫瑰分布于多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玫瑰种群都是生物进化________。

              (6)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野生玫瑰分布范围逐年减少,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野生玫瑰的________多样性减少。

            • 8.

              现有两个纯合的抗病低产和感病高产小麦品种,已知抗锈病(T)对感锈病(t)为显性,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小麦锈病是由锈菌感染引起的,一个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2)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通过       实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采收和处理方案:

              甲同学:单株采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F3株系(单采单种),收获无性状分离的株系的种子.

              乙同学:混合采收,下一年混合种植得到一群F3植株(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种子.

              ①理论上,甲同学采收种子的株系占全部F3株系的  ;乙同学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DDTT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推测抗旱基因的位置应位于                 

            • 9.

              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约有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性状,下表是观察到的三对性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花腋生与纯种花顶生的豌豆植株杂交,产生了103棵花顶生植株和107棵花腋生

              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照孟德尔方法做杂交试验到F2,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让其进行自然繁殖,后代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3)在细胞工程中,将基因型Aa植株的花粉粒和基因型Bb植株的花粉粒除去___________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理论上推测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4)己知花粉的形状是由产生花粉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不是花粉本身的基因型决定。将花顶生、黄子叶、圆形花粉的纯种豌豆与花腋生、绿子叶、长形花粉的纯种豌豆杂交,则这三对性状在F2代表现出3:1性状分离比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