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内江四模)紫罗兰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
              (1)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变得F2,一直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且所有的重瓣紫罗
              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
              实验二:取实验一 F1中单瓣紫罗兰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表现为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请回答: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罗兰的花瓣中    为显性性状,F1中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    
              ②查阅资料得知: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D、d)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缺失仅导致    (填“花粉”、“雌配子”)致死.如图是F1中单瓣紫罗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四分体的构象,请在下面的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组成.
                  
              (2)将紫罗兰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加温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用吉姆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即出现横带,称为G带(富含A-T序列的核苷酸片段);如将染色体用热碱溶液处理,再做吉姆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就出现另一套横带,称为R带(富含G-C序列的核苷酸片段).一般情况下,对于碱基对数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而言,具    带更丰富的那条染色体热稳定性更低.基因突变一般    (填“会”、“不会”)改变染色体的带型.
              (3)若只研究紫罗兰叶形这上相对性状,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    
            • 2. 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四种类型配子的比例为①:②:③:④=    
              (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请预测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    ,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    
            • 3. (2016•商丘三模)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2)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    ,理由是    
              短肢正常肢
              F1085
              F279245
              (4)根据(3)中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且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交配,获得子代.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的概率为    
              (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该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 4. 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遗传因子为A、a,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杂交后代
              杂交组合
              高茎矮茎总植株数
              ①A×B21070280
              ②C×D0250250
              ③E×F190190380
              ④G×D30003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性状遗传的实质是    
              在遗传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2)上述实验中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占高茎植株总数的    %.
              (3)豌豆G、C、A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4)①、③的交配方式分别是    
              (5)高茎与矮茎遗传因子的遗传符合    定律,其实质是    
            • 5.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过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    定律,    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    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    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
              ①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    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    配子不育.
              ②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4)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_b、bb_等5种紫罗兰,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    的亲本组合进行    实验.
            • 6. (2016•大庆二模)有一种三体玉米,染色体数为2n+1=21,其体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随机配对联会,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何一级.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体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形成的原因是    
              (2)要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5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减数    期的细胞.若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D基因(无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可能有    种.
              (3)现用非糯性玉米(DDd)为父体,为非糯性玉米(Dd)为母体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非糯性玉米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7. 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婚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雄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    ;子二代雌株中,阔叶:细叶为    
            • 8. 某动物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已知体色基因与致死基因不发生交换),且致死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
              鲜艳(♀)×不鲜艳(♂)鲜艳238鲜艳230
              鲜艳(♂)×不鲜艳(♀)鲜艳222,不鲜艳220鲜艳224,不鲜艳226
              乙组的子代中的鲜艳(♀♂)相互交配鲜艳486,不鲜艳242鲜艳486,不鲜艳238
              (1)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体色基因与致死基因是    (填“等位”或“非等位”)基因,且致死基因与基因    (填“A”或“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2)根据上表可以判断出致死基因是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3)丙组子代的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的比例不同,据推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4)基于以上推测,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从丙组子代中随机选取多只鲜艳雌、雄个体分别和不鲜艳雄、雌个休进行测交,并统计后代中鲜绝与不鲜绝个体的比例.若一组后代中鲜绝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为    ,另一组后代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为    ,则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
            • 9. 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图一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表中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Ⅰ部分:

              基因BbVvRrE
              性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
              Ⅰ.(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    假说.
              (2)图二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
              (3)果蝇中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突变体幼虫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    
              Ⅱ.基因组印记指后代某一基因的表达取决于遗传自哪一个亲代的现象.生长激素主要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介导发挥作用.小鼠 IGFs基因属于印记基因,IGFs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科学家为研究小鼠IGFs基因对其表现型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将父本进行多次测交,结果发现子代中野生型个体和侏儒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小鼠来自    (填“父本”或“母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中F1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则M的基因型是    .若将实验一中母本小鼠进行测交,预测子代的表现型为    
            • 10. (2016•淮南一模)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四种类型配子的比例为①:②:③:④=    
              (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请预测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    ,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