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者从一个爱尔兰人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种完全色盲患者,绘制了患者的家系图(如图1),并对该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

              (1)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 ______ ,它们将光信号转化为 ______ ,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
              (2)据图1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 遗传.
              (3)据图2分析,该患者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 ______ .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哥哥进行测序,结果可能为 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了另外9个来自印度、法国、德国的完全色盲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的特点.
              (5)研究者推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导致Bip蛋白的表达受影响.从患者的母亲和患者体内获取成纤维细胞,分别在添加和不添加药物T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Bip蛋白(帮助蛋白质进行折叠)和β-tubulin蛋白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
              ①由于细胞中β-tubulin蛋白的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 ______ 物质,以排除细胞培养操作、 ______ 、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药物T作用下,正常基因可 ______ Bip表达,由此推测患者感光细胞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 根据课本知识填空: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______ 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兴奋是以 ______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3)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 ______ 、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免疫系统除了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______ 功能.
              (5)群落的 ______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 ______
            • 3.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类第13号染色体上.医生Kundson在观察研究中发现,某些家庭中儿童恶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1000倍.表是他记录的甲患者和乙患者的部分信息,基因A表示正常的Rb基因,基因a表示失活的Rb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患者 患者的
              T淋巴细胞
              患者眼部的
              癌细胞
              患者父亲的
              T淋巴细胞
              患者母亲的
              T淋巴细胞
              患者家族其它成员发病情况
              有患者
              无患者
              (1)人类1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通过 ______ 过程控制合成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保证了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了细胞癌变.
              (2)甲、乙患者的正常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都发生了 ______ ,因而癌细胞的13号染色体上均无正常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甲患者家族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3)甲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他们向医生进行遗传咨询,医生认为子代的肿瘤再发风险率很高,基因A可能变异而失活的两个时期是 ______ ______ .为达到优生目的,医生建议他们进行产前诊断,主要是用 ______ 的手段对胎儿进行检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