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培养液的pH≤4.5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发酵。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实验。

              (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窖底泥、酒糟和黄浆水,分别溶于10 mL________中,再各取1 mL上清液接入10 mL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

              菌种来源

              pH

              窖底泥

              酒糟

              黄浆水

              5.0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3.0

              + + +

              + +

              + + +

              2.5

              + +

              +

              +

              2.0

              +

              -

              -

              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表示几乎不生长。

              (3)在pH≤3.5的环境下,仍可检测到少量耐酸性酵母菌生长,这些菌株是________形成的。

              (4)从pH为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可通过_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

              (5)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A

              B

              C

              特点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Ⅰ和Ⅱ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由③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       
              (2)通过Ⅲ和Ⅴ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该方法培育出的个体都(是/不是)     纯合体。
              (3)由③培育出的⑥是____倍体。该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       个。
              (4)⑤通过Ⅵ过程培育出⑦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③培育出④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Ⅴ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
            • 3. 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结果分析,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符合                      定律,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                          ,其中香味基因是             性基因.
              (2)在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                   株.
              (3)不同品种水稻的香味有差异,具有不同香味的水稻两两杂交,所获得的各F1群体均表现为有香味.不同品种的有香味水稻分别与无香味的水稻杂交,F1、F2植株与种子香味表现及比例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一致.由此可以判断,香味基因的出现很可能是                   的结果,这一变化具有                 .所有供试有香味水稻的香味基因彼此之间可能是                 基因.
            • 4.

              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                  。培养基中除了含葡萄糖作为             外,还应该含有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

                                    导致的,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         

              (3)下图表示将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的生长情况,三者之间互为竞争关系,并保持稳定生长水平,没有出现一种菌株生存而另外两种菌株灭绝的现象,说明它们已经具有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              的结果。

               

              (4)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                    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          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                                               

            • 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填字母)。
              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 6.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_________。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_________ (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_________ (填字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