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植物(2n=20)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与b控制,且B是纯合致死基因;而它的花色有三种:红色、淡红色和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和i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植物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宽叶

              白色花

              宽叶

              淡红花

              宽叶淡红花∶窄叶淡红花为2∶1

              宽叶白色花∶窄叶白色花为2∶1

              宽叶

              红色花

              窄叶

              淡红花

              宽叶红色花∶宽叶淡红花∶窄叶红色花∶窄叶淡红花为1∶1∶1∶1

              宽叶红色花∶宽叶淡红花∶窄叶红色花∶窄叶淡红花为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颜色的基因e、t和i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如果分析该植株的核基因组,至少需要分析_______条染色体。

              (2)e、t和i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植物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3)甲杂交组合中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宽叶红色花雌植物与宽叶白色花雄植物杂交,F1中出现了窄叶白色花雄植物。若再将F1中的宽叶红色花雌植物与宽叶白色花雄植物杂交,则 F2中窄叶红色花雌植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更快地获得更多的该种植株,取该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二倍体植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苯丙酮尿症病因,请用一句话描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不携带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的致病基因。

              ①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性遗传病。

              ②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 3.

              某野生型豌豆种群中发现了几株突变型豌豆,经基因检测,该突变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其类型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判定该基因突变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

            • 4.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苯丙酮尿症病因,请用一句话描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1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______染色体_________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性遗传病。

              ②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培养基,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________。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_________。

              (3)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以上观点。

              ①配制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培养液的pH≤4.5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发酵。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实验。

              (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窖底泥、酒糟和黄浆水,分别溶于10 mL________中,再各取1 mL上清液接入10 mL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

              菌种来源

              pH

              窖底泥

              酒糟

              黄浆水

              5.0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3.0

              + + +

              + +

              + + +

              2.5

              + +

              +

              +

              2.0

              +

              -

              -

              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表示几乎不生长。

              (3)在pH≤3.5的环境下,仍可检测到少量耐酸性酵母菌生长,这些菌株是________形成的。

              (4)从pH为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可通过_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

              (5)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A

              B

              C

              特点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