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28对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该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细胞的哪种分裂方式中______。图中F1有斑纹的个体中染色体正常的比例为______。
              (3)根据题意,在生产中,选取题中的家蚕做亲本培育,并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选出雄蚕。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表示该过程。______。
            • 2. 在群体中,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已知紫色企鹅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列决定羽毛颜色的复等位基因:G、gch、gb、g,显性效应为G>gch>gb>g.该基因系列在决定羽毛颜色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羽毛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深紫色 G_
              中紫色 gch_
              浅紫色 gh_
              白色 g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特点,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2)基因型Gg的个体是深紫色的,研究发现由于臭氧层“空洞”,近年来在紫外线的辐射增强的地区,某些基因型Gg个体的背部也会长出白色羽毛,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了基因中______序列的改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发生______的变异。
              (3)现有一只浅紫色雄企鹅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企鹅,如何利用杂交方法在一个繁殖季节里检侧出该雄企鹅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______。
            • 3.

              已知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三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各不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和a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B和b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单对交配,子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值为1:1或1:0,而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单对交配,子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值均为1:1,分析体色只出现l:1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上述分析,让A和a、B和b两对基因均杂合的雌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从真实遗传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单对交配中,获得的子代巾有670只红眼雌果蝇.658只白眼雄果蝇,1只白眼雌果蝇。已知亲本的染色体均正常,子代果蝇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基因突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染色体结构变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

            • 5.

              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表示)。科学家利用5个基因型不同的纯种品系做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品系1(红花)×品系2(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27:37)

              实验2:品系1(红花)×品系3(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实验3:品系1(红花)×品系4(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实验4:品系1(红花)×品系5(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9:7)

              回答下列问题:

              (1)品系2和品系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若已知品系2含有a基因,品系3含有b基因,品系4含有c基因,若要通过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来确定品系5的基因型,则该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今夏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了广大影迷的关注。该影片讲述 了一位贩卖慢粒白血病药物的老板从最初单纯为了赚钱,到后来深入接触慢粒白血病病人后 低价卖药帮助病人的蜕变过程。慢粒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 性疾病。据不完全了解,其致病机理可能如下:

              BCR-ABL 蛋白是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由于该酶活性的异常升高,激活了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而造成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乱。
              (1)由上图可知患“慢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慢粒”致病机理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为______。
              (3)上图②过程涉及到的核酸具体有______。
              (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竞争性结合 BCR-ABL 蛋白上的 ATP 结合位点,而成 为慢粒治疗的主要药物。但是近年来发现 TKI 对部分慢粒患者治疗效果减弱,分析出现此现 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7. 染色体变异可以引起人类遗传病。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甲图所示,正常及易位后的7号和9号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如果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现正常);如果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如果细胞中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乙图表示因发生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为染色体正常。请据图回答问题(不考虑其他变异来源):

              (1)为防止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
              (2)乙图中,个体Ⅱ-4产生的配子中,有______种,其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的配子参与受精,使Ⅲ-6成为痴呆症患者。
              (3)Ⅱ-3和Ⅱ-4产生的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
              (4)Ⅲ-7为染色体正常的概率是______。若Ⅲ-8已经出生,则其染色体组成为______,其中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