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__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要求写出配子)。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

            • 2.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种子发生了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了_________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品质好、产量高的个体,这说明了变异是_________。 

              (2)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其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______。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农科院的育种专家通过“神舟七号”搭载水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请依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中高辐射、微重力等环境,可引起水稻种子发生何种变异?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变异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

              ①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则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中,F1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

              ③在实验三中,F2代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

              ④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的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让实验二中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判断正误

              (1)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

              (2)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3)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  )

              (4)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

            • 5.

              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受精卵中的 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表中为果蝇受精卵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没有 染色体)、

              胚胎期致死

              (没有 染色体)

              雄性,不育


              (1)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不考虑产生子代过程中亲代果蝇发生新的变异情况)
              (2)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环境改变/基因突变/染色体片段缺失,不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用这只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
              ①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果蝇,则最可能是________导致;若子代全为白眼果蝇且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1,则是________导致;若子代全为白眼果蝇且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________,则最可能是________导致;

              ②按照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接下来研究人员应进行________。

            • 6.

              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表.

              请回答:

              (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                     

              (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它自身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B和b基因都没有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请你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用                             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则是由于基因突变.

              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

            • 7. 人类染色体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期流产。乙图为由于发生第7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


              (1)个体Ⅰ-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个体Ⅱ-2能够产生__________种配子。

              (3)写出个体Ⅲ-1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_________________(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

              (4)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Ⅲ-3同时为7和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

              (5)Ⅱ-2与Ⅱ-1再生一个孩子,其染色体都正常的几率为 ________。

              (6)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妊娠期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体细胞含2个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正常光照下,浅绿色植株体内某些正常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如果让它们相互受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逐代随机交配得到Fn,那么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用繁殖代数n的表达式表示)。

              (3)现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且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_____、____上。

              ②.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____、___上。

            • 9. 玉米为一年生植物.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请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______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若黄绿色叶片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如图中的______(甲,乙)所示,则说明上述假设成立.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5株,叶片绿色有335株.
              ①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______解释.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______变异.
              ②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______(显性,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______(能,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______.
              ③提取______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扩增,若______,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3)若绿色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此现象______(属于,不属于)变异.
            • 10.

              野生型果蝇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亲代果蝇均系纯合子)。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分区段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F2中圆眼 :棒眼=3 :1,则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若F2中圆眼 :棒眼=27 :37,则该对性状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该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果蝇眼形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Y染色体上的I区段),则与果蝇眼形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若F2中圆眼 :棒眼=3 :1,且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位于乙图中X、Y染色体的_________区段。

              (4)若已经研究清楚,该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圆眼纯合果蝇与棒眼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棒眼果蝇。出现该棒眼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为了探究其原因,现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您帮助完成结果预测。(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①用该棒眼果蝇与基因型为Aa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 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棒眼=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棒眼=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