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甲图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 ______ 。
              (2)乙图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______ (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______ (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 。
            • 2.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__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要求写出配子)。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

            • 3.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种子发生了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了_________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品质好、产量高的个体,这说明了变异是_________。 

              (2)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其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______。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农科院的育种专家通过“神舟七号”搭载水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请依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中高辐射、微重力等环境,可引起水稻种子发生何种变异?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变异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

              ①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则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中,F1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

              ③在实验三中,F2代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

              ④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的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让实验二中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判断正误

              (1)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

              (2)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3)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  )

              (4)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

            • 6.

              已知玉米子粒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遗传与变异的问题:

              (1)正常结黄色子粒的植株甲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精细胞如图甲所示,这说明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外,还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换,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和该精细胞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图解。

              (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乙,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乙所示。

              ①植株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乙的基因A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植株乙自花受粉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可说明植株乙的基因A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子粒的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结黄色子粒的植株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该植株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考虑交叉互换)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子粒的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 7.

              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近百例“狼人”,他们全身96%以上面积覆盖着浓密的毛发,看上去非常像传说中的“狼人”,但实际上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病症——先天全身多毛症。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奇特病症的根源在于染色体变异。研究人员扫描了16位包括多毛症患者和他们未患有多毛症亲属的基因,并对先天全身多毛症家族病史的家庭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体内17号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患者亲属体内17号染色体缺失了50万~90万个DNA碱基对,而多毛症患者却缺失了140万个DNA碱基对。

              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证明先天全身多毛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类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生物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异(可遗传/不可遗传)。

              (3)引起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很多,辐射与化学药物是导致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原因。用硫酸铜溶液(质量浓度300mg/L)培养蚕豆种子,发现萌发的幼苗根尖细胞中出现微核(在有丝分裂间期,可在细胞核附近看到一到几个很小的圆形结构,这就是微核,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微核率是出现微核的细胞数与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因此微核率可以用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损伤程度的指标。请利用萌发的蚕豆种子,以及200 mg/L、250 mg/L、300 mg/L、350 mg/L、400 mg/L不同浓度梯度的硫酸铜溶液,设计实验探究诱变因子的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损伤程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蚕豆种子平均分成若干组。

              ②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对应组的蚕豆种子。

              ③取萌发的幼苗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

              ④统计并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诱变因子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或成正比)。

              b.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诱变因子剂量与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没有关系。

            • 8.

              在作物育种中,矮生性状一直是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某实验室利用一定的方法从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中获得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植株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全为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突变体。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A基因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或合成途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

              ①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是由原来的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突变而来的。

              ②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表现型为________。

              ③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________,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2)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所致,请从细胞水平简述对此进行初步判断的思路。

            • 9.

              棉花雌雄同株,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大多为白色,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目前各种天然彩棉很受大众喜爱,科学家培育了多种其他色彩的棉花植物.首先得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bb,再经______方法处理,可得到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新品种.

              (2)由于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育种专家对深红棉作了如图(I和II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II b II的粉红棉新品种. 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染色体______变异。

              (3)为确认上述处理是否成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______区细胞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制片时需要用______试剂进行染色处理.

              (4)为探究染色体缺失是否会导致配子不育,科学家将上图所示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与不抗旱深红棉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则配子可育;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则配子不可育.

              (5)经试验验证,染色体的片段缺失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则图中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 10.

              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_____,导致香味物质累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