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有丝分裂后期子染色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的结构、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 2.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红绿色盲的儿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 3.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 4. 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 ,该果蝇经减数分裂至少可以产生 种配子.
              (3)多对如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中的长翅与残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可能是 .
              (4)研究发现果蝇的IV染色体单体(缺失1条IV染色体)能够存活下来,产生单体果蝇的变异类型为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未发现其它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果蝇,从基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5)已知果蝇III号染色体上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将F1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1代表现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在 号染色体上.将有眼无眼基因与位于I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重复上述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类似,则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 5. 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 ,该果蝇经减数分裂至少可以产生 种配子.
              (3)多对如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中的长翅与残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可能是 .
              (4)研究发现果蝇的IV染色体单体(缺失1条IV染色体)能够存活下来,产生单体果蝇的变异类型为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未发现其它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果蝇,从基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5)已知果蝇III号染色体上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将F1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1代表现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在 号染色体上.将有眼无眼基因与位于I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重复上述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类似,则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 6. 植物人工染色体是用多个外源基因结合蛋白质,人为构建的微型染色体,不能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配对. 将一条植物人工染色体导入植物拟南芥体细胞(2n=10)中,再培育成可育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拟南芥的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糖核苷酸
              B.新品种拟南芥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22条染色单体
              C.新品种拟南芥连续自交,含人工染色体的植株的比例降低
              D.人工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决定新品种拟南芥的进化方向
            • 7. 二倍体野生香蕉果实中有大量的硬子,无法食用,人们食用的香蕉是三倍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香蕉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三倍体香蕉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确认香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时应该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将二倍体香蕉细胞低温诱导后置于显微镜下可看到三倍体细胞
            • 8. 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为用基因型RrHH的番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植株A称为 ,其幼苗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2)植株B的基因型为 .
              (3)如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子代所结果实的颜色有 .
            • 9. 野生香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的硬籽,无法食用.在大约1万年前的东南亚,人们发现一种很少见的香蕉品种,这种香蕉无籽、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食用的香蕉,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无籽香蕉是三倍体.
              (1)三倍体香蕉的变异属于 ,之所以无籽是因为此香蕉在减数分裂时  ,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由一种变异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正在全球蔓延.在世界许多香蕉农场,每年多次、大量喷洒杀菌剂来抑制真菌的散播.但此做法未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此,杀菌剂的使用对真菌起到了 作用.
              (3)生物学家到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二倍体野生香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如果找到具有抗真菌基因的二倍体野生香蕉,可以尝试用 育种方式,以获得 倍体香蕉作 (父本、母本),然后与二倍体野生香蕉杂交,从其后代的三倍体无籽香蕉中选育出抗病的品种.
            • 10.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乙图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