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

              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

              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 2.

              27.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株或种子数

              处理时间

              成活率(%)

              变异率(%)

              滴芽尖生长点法

              0.05

              30

              5d

              100

              1.28

              0.1

              86.4

              24.3

              0.2

              74.2

              18.2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       ___      ,因变量是       ___ 。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                   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       _________   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_

            • 3.

              下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3)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             ,其作用原理是                                                   

              (4)G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 4.

              下图所示为两种西瓜的培育过程,A——L分别代表不同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无子西瓜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时期需要用           (试剂)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是              。图示还有某一时期也要用到和A相同的处理方法,该时期是           (用字母表示) 。

              (2)K时期采用           方法获得到单倍体植株,该方法的原理是       ,K L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3)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                              

            • 5.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关于杆的颜色和叶形最多有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或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该后代不育的原因是在_______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①该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  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__。

              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则该变异称为__________。

            • 6.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1)某植物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中的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  

              (2) 豌豆是二倍体植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14条。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

              ①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由    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

            • 7. (6分)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

              (3)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

            • 8. (9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富含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青蒿素高产(A)对青蒿素低产(a)为显性,抗病(B)对易病(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种基因型。若F1代中高产、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请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杂交后代一般不育,原因是。

              (3)现有某杂合野生型青蒿的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及其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它们的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 9. (13分)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过程应用了_______技术,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___。

              (4)⑤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________处理或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

              (5)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③过程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一半花粉呈现蓝黑色,另一半呈现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定律

            • 10.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关于杆的颜色和叶形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或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该后代不育的原因是在               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①该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