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定性或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室的材料和用具有蛋清、煮熟的蛋白块、蛋白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量筒、天平、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请写出“验证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
              (2)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利用pH分别为3、4、5、6、7、8的缓冲液进行预实验是否恰当?理由是______。
              (3)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镜检发现有部分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原因是______。
              (4)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从上清液中取样,估测草履虫种群数量,估测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 2.
              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 ______ 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______ 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 ______ 。
              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幼苗 计数项目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株 细胞数 x1 x2 x3 x4 x5
              细胞染色体数 / / y 2y /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 ______ 和 ______ ,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
            • 3.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 4.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某种化学物质处理甲的幼苗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用甲的花粉经某种化学物质处理后并诱导培养等方法,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育种和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非抗性糯性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 5.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利用纯合抗病无芒品种和纯合感病有芒品种,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出纯合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利用______________可获得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_____(亲本/F1/F2),经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需人工诱导使_________________,可用低温(4℃)处理单倍体的______(幼苗/萌发的种子),也可用__________处理,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在分别用两种方法处理后,用光学显微镜镜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发现有的细胞有12条染色体,有的有24条染色体,且用后一种方法处理的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所占比例更大,这说明用后一种方法处理________(效率差/更有效)。

              (3)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研究发现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圆花粉粒(L)对长花粉粒(l)为显性。以上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全面了解水稻的营养价值,各国联合进行基因组测序工作,共需要检测_____条染色体。

              (2)纯种非糯性抗病植株与纯种糯性不抗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与F1代相比,F2代中Y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

              (3)研究者利用低温诱导Yy个体, 得到基因型为_________的植株,其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得到F1植株。

              ②取F1花粉粒加碘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并记录。

            • 7.

              在室温约20℃下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6小时,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请就这个问题完善以下的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__________中,3号放在_________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分别制作1、2、3号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低温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 8. 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_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分生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
              (3)利用幼苗I中甲株根尖细胞制作有丝分裂装片,观察绘制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图中M为______、N为______、P为______。
              (4)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幼苗Ⅲ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幼苗 计数项目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株 细胞数 x1 x2 x3 x4 x5
              细胞染色体数 / / y 2y /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和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b的数值为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