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种野鸡的羽色有灰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由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组对该性状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P F1
              花斑色×灰色 花斑色:灰色=30:32
              白色×灰色 灰色:白色=29:30
              花斑色×白色 全为灰色
              (l)亲本灰色鸡的基因型为______,灰色鸡雌雄随机交配,子代有______ 种表现型。
              (2)白色鸡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A基因可突变为a;a也可以突变为A,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
              (3)该鸡的喙有长喙和短喙两种,分别由Z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发现子代雌比雄的比例总是为1:2,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子代雄性个体既有长喙又有短喙,则说明是______。
            • 2. 果蝇的灰体(A)对黑檀体(a)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与性别无关。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实验二的结果并不能证明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
              (3)在实验二的基础上验证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是______,预期结果为______。
              (4)实验室有丁和戊两管果蝇,两管果蝇为亲代和子代关系,丁管全部是灰体长刚毛,戊管既有灰体长刚毛又有黑檀体长刚毛。现想通过对某一管果蝇进行性别鉴定方式来确定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需要做性别鉴定的是______管果蝇,如果______则丁管是亲代。
            • 3. 小鼠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为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科研人员发现小鼠的毛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小鼠的尾形有直尾和弯尾,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中毛色由(B、b)控制,尾形由(D、d)控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的3组实验,已知乙、戊个体是纯合子,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毛色的显隐性,毛色为灰色的基因型是______。
              (2)丙、丁小鼠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这3组实验的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分别占______。
              (4)实验3的F1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小鼠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 4. 遗传与遗传病
              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某家族遗传系谱如图,其中Ⅱ-2和Ⅱ-3为同卵双胞胎女儿(遗传物质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Ⅲ-1的基因型______。
              (2)Ⅲ-1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源______。
              A.I-1含有的致病基因
              B.Ⅱ-1的基因突变
              C.Ⅰ-2含有的致病基因
              D.Ⅲ-1的染色体畸变
              (3)Ⅱ-3号夫妇生血友病患孩的概率是______。
              (4)Ⅱ-3女士为预防生下血友病小孩,去医院做的检查,医生建议做的检查是______。
              (5)医院检查的结果发现Ⅲ-2是唐氏综合征,医生建议______,并解释唐氏综合征形成原因是______。
              (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禁止结婚”,这是因为______。
              A.近亲双方形成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
              B.近亲双方形成配子时,染色体交叉互换易造成结构缺失
              C.近亲双方产生携带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增加
              D.近亲双方从共同祖先继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机会增加
            • 5. 乳牛的黑毛和褐毛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全身被毛和条状无毛(身体背部至腹部出现条状无毛区域)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让黑色条状无毛雌性乳牛与黑色全身被毛雄性乳牛多次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请回答:

              (1)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两对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______。
              (2)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F1黑色条状无毛乳牛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黑色全身被毛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种,出现黑色全身被毛雌乳牛的概率是______。
              (4)为获得更多黑色条状无毛乳牛,应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乳牛杂交,它们杂交后代出现黑色条状无毛乳牛的概率是______。
            • 6. 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三对为常染色体,一对为性染色体(XY型)。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刚毛对截毛为完全显性,由 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足够数量的纯合长翅刚毛品系和纯合残翅截毛品系的雌、雄果 蝇若干,供实验研究。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若已知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那么______(填“能”或“不能”)仅位于Y染色体上,请说明理由:______。
              (2)选择截毛雌果蝇与纯合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探究B、b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若子代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B、b基因位于______;
              若子代雌果蝇均为刚毛,雄果蝇均为截毛,则B、b基因位于______。
              (3)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确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①若______,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基因A、a和B、b上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7. 果蝇的体色有多种突变类型,黄体和黑体是两种隐性突变类型,分别涉及一对基因发生突变。让黑体果蝇和黄体果蝇杂交,所得F1均表现为野生型,F1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雌果蝇中野生型:黑体=3:1,雄果蝇中野生型:黄体:黑体:黑黄体=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果蝇黄体基因和黑体基因是否互为等位基因,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2)F2中野生型果蝇共有______种基因型。若让F2中黑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从F2中任选一只野生型雌果蝇,再选用题干中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野生型雌果蝇是否携带黄体基因或黑体基因(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
            • 8.
              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控制无叶舌、有叶舌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 ______ (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26株、无叶舌幼苗108株,分析结果可得出结论:
              ①显性性状是 ______ ,该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 。
              ②这一结果 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
              (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编号 亲本俎合 结实数/可授粉的小花数 结实率
              ♀纯合无叶舌×纯合有叶舌♂ 10%
              ♀纯合有叶舌×纯合无叶舌♂ 96%
              ♀纯合无叶舌×纯合无叶舌♂ 98%
              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 ______ 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
              (4)研究人员从上表杂交后代中选择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验证上述推断,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 ______ 为父本, ______ 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
              预测结果: ______ 。
            • 9.
              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假设该哺乳动物的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有2000只个体,正常尾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向该种群再引入2000只纯和棒状尾个体,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引入后A的基因频率变为 ______ .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体的基因型是 ______ (只写毛色有关基因).
              (3)现有足够多的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为:
              第一步: ______ ;
              第二步: ______ ,后代(每对双亲产生的后代足够多)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代雌性个体即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
            • 10. 野生型果蝇的群体中发现了体色为黑色的单基因突变体,建立了黑条体品系。野生型果蝇与黑体色果蝇相比,体内黑色素合成较少,表现为灰体色。
              (1)已知控制黄体的黄体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黑檀体的黑体色基因是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现用黄体、黑檀体、黑条体三个品系的纯合果蝇进行单对杂交(不考虑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的情况)。

              ①杂交一中F1均为灰体色,可以推断,黑条体的黑体色相对于野生型灰体色是______性状;杂交二中F1体色均为______色,说明黑条体与黑檀体中控制黑体色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②黑条体和黄体的体色遗传符合基因______定律。若以黑条体果蝇为父本,黄体果蝇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则F1的表现型为______。
              (2)杂交二中F1雌雄果蝇交配,F2绝大多数为黑体色,少部分为灰体色。
              ①同一个基因内部的相同或不同位点发生突变均可产生等位基因。F1的雌雄果蝇产生______的过程中,交叉互换可能发生在基因内部。
              ②F2的体色结果说明,黑条体与黑檀体控制黑体色的基因突变的位点______(相同/不同)。F2中出现少数灰体色果蝇的原因是______。
              (3)将黑条体中控制黑体色的基因与野生型的相应基因及二者cDNA进行扩增,结果如下。

              ①扩增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应基因相比,黑条体中控制黑体色的基因长度______,但其cDNA长度______。
              ②结合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相关知识,解释上述结果出现的原因是______。
              ③mRNA的结构决定其______,以上变化导致黑条体果蝇细胞中未出现野生型体内的相应蛋白质。由此可知,野生型体内的蛋白质对黑色素的形成有______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