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
            • 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共同进化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 3.

              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新环境对A基因控制的性状行了定向选择,A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小

              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新物种迁入后可能提高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 4.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是藏羚羊,藏羚羊的保护备受世人关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了格外引人注目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该设计目的不包括

              A.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而出现新物种,保持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
              D.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 6.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 7.
              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 8. 下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都属于物种形成的范畴

              B.图中C表示种群间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D.图中A表示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9.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白菜一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肓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一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得到原生质体需先用_______________ 酶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化学方法用_________作为诱导剂,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由杂种细胞得到白菜一甘蓝还需要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其中需要避光培养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

              (3)如图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白菜一甘蓝”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传统杂交技术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2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产生了地理隔离  
              C.形成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