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果蝇中的第3号染色体上,其序列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这一差异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导致了生殖隔离,这有利于生物进化
              B.该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猩红眼基因和桃色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该变异是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的
            • 2.
              将二倍体芝麻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该四倍体芝麻(  )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一个新物种
              B.精原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是二倍体,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
              D.体细胞中最多含有八个染色体组,最少时含一个染色体组
            • 3.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不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生物体中rRNA的合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4.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标志
              B.进化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文库的变更过程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引起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对被捕食者不利
            • 5.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农药使用_____(填前或后)。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是定向的。

              (3)现代生物逬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6.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3月1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一并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恐龙与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由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
              B.恐龙与小型鳄鱼的根本差异在于两个种群基因库的不同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鳄鱼群体
              D.恐龙与小型鳄鱼在进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着隔离
            • 7.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 8.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进化已经变成了两个物种,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c的形成是长期       隔离的结果,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   _______

              (2)研究人员发现,物种1中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体现了生物____   的多样性。

              (3)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4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5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5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约为      ,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比例约为      

            • 9. (12分)科学家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海底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

              (2) )几百万年前的海沟海底中与海沟外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水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首先会产生__________隔离,再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____,最终会形成__________隔离。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了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  __________。

            • 10. 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