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形成F1,但F2极少见.原因是F1所结的种子通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不久后就会死亡.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产生子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B.树棉和草棉属于同一个物种
              C.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D.F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 2. 动物生态学家对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4种经济动物的调查,结果如表根据表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区域
              种群
              物种
              AA1 A3 A5
              B B2B3B4 
              CC1C2C3  
              DD1D2D3 D5
              A.被调查的4种动物中,分布最广的是物种D
              B.A1、A3、A5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
              C.第三号区域最能说明遗传多样性,并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进行检测
              D.如选一区域,用标志重捕法调查4种经济动物的种群密度,最好选用第三号区域
            • 3.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
            • 4. 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 5.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 6. 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