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家鹅、家鸭是人类驯化较早的鸟类.图1显示了家鸭、家鹅是由绿头鸭、鸿雁、灰雁等物种进化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鹅品种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1)ST、XP、WX、HY、LD5个鹅品种中,与ST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ST与LD之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较大(图2),它们体现的是    多样性.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若图1中的①表示的是人工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图中②可以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
              B.人工选择使得鸿雁根据人类的各种需求定向变异,由此形成不同的家鹅品种
              C.人工选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新物种,因此不出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自然选择需要漫长的岁月.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存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
              (3)由原始物种X进化形成绿头鸭、鸿雁、灰雁的标志是    .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内因以及外因的分析可描述为    
              (4)若在某地养殖场中,鹅的白羽(W)对灰羽(w)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白羽鹅和400只灰羽鹅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w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B.40%           C.60%          D.80%
            • 2. 好的养分管理可以兼顾作物高产和生物资源的保护.试验区油菜田发生的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牛繁缕、小飞蓬等杂草.研究者将油菜田划分为不施肥、纯施氮肥、单施化肥(NPK平衡施肥)、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油菜桔杆五个小区进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如表:
              多样性指标施肥处理
              不施肥纯施氮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油菜桔杆
              物种丰富度9.0115.07.38.3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0.290.230.520.530.89
              物种均匀度0.680.700.480.440.13
              (1)油菜田中能进行生殖的所有看麦娘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看麦娘的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牛繁缕、小飞蓬等杂草的差异体现了    多样性.
              (2)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多选)
              A.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物种均匀度增大而增大
              B.合理施肥能保证杂草物种多样性,又能控制杂草的危害
              C.纯氮肥区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说明此区域物种多样性最大
              D.去除所有杂草,促进油菜快速生长是本研究的研究目标
              (3)试验区旁有一块地,其内鼠群有少数个体趾间有轻微的蹼,后来环境改变成为沼泽,多年以后,该鼠群中大多数个体有趾蹼,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此时新的物种已经产生
              B.环境的定向选择使有蹼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无蹼鼠逐渐长出了趾蹼
              D.环境导致无蹼基因突变为有蹼基因.
            • 3. 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隐性性状
              B.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显性性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 4. 一般认为分布于中国的鲚属鱼类有4种,即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其中刀鲚和凤鲚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是凤鲚的不同种群,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凤鲚长江群体成熟个体主要分布在崇明3个岛附近,凤鲚珠江群体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及河口.
              (1)由原始鲚属鱼类进化为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等四个物种的内因是    ,外因是    
              (2)对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多样性层次.
              (3)假设某刀鲚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 5.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B.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必须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发生
            • 6.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 7. 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新物种1与新物种2之间没有了地理隔离,它们还能进行基因交流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8. 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9. 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B.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C.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D.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10. 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形成F1,但F2极少见.原因是F1所结的种子通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不久后就会死亡.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产生子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B.树棉和草棉属于同一个物种
              C.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D.F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