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的体色变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 ______ 产生的.
              (2)从1850~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 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优势.这表明, ______ 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的 ______ 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以上事实表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______ 决定的.
            • 2.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碳循环的角度考虑,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碳元素在图中的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2)图中的黄雀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某只螳螂捕食了一只蝉,则其获得蝉能量的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这提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科研小组对图中黄雀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分析,黄雀的同化量为________。

            • 3. 【研究背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减少畜禽机体对抗有害微生物的消耗,降低畜禽机体感染疾病概率,故而被养殖场广泛使用.但是饲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不当会直接危害人体和畜禽的健康.我国科学家耗费多年心血研发的专利“无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实现了生鸡的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这项技术被誉为“饲料工业的一场革命”,用这种发酵饲料喂养的鸡被称为“无抗鸡”.
              【实验原理】据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某种特定的芽孢杆菌能促使酵母菌和乳酸菌大量繁殖,占数量优势,同时有效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有害菌.随着酵母菌、乳酸菌生长代谢,饲料中一些大分子物质不断被降解,一些小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饲料营养价值得到提升.
              【实验设计】
              实验组别(X)添加的成分实验变量(Y)
              Y0Y1  Y2  Y3
              对照组(X1)饲料无菌水生产用菌粉
              实验组(X2)饲料外源芽孢杆菌生产用菌粉
              【实验结果】

              (1)在包装好的饲料包中,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制成的生产用菌粉中首先增殖的微生物、pH的变化趋势是 
              A.酵母菌 上升   B.酵母菌  下降       C.乳酸菌 上升   D.乳酸菌  下降
              (2)在本实验中,若Y0为实验前各菌种的数量,那么Y1、Y2、Y3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证明了 
              【实验扩展】
              (4)若想进一步了解饲喂该发酵饲料与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对鸡的生长速度的影响,需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按实验的先后排序(可重复) .
              ①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鸡若干,分组     ②生长状况相似的母鸡若干,分组
              ③测量各组鸡的平均体重             ④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发酵饲料
              ⑤分别饲喂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⑥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⑦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
              (5)青霉素能杀灭细菌的原理是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原因是
            • 4.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
              ①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
              ②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的变异则逐渐  ,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④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
            • 5.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 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突变、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 6. 如图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回答:
              (1)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为:生物朝着的方向发展.
              (2)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的形成 
              (3)物种C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解释原因 
            • 7.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严寒天气,主要保护丹霞地层、地貌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研究人员建构相应的保护区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模拟实验.

              (1)图1表示在未受干扰、受到干扰和遭到破坏三种情况下,保护区实验模型中黄腹锦鸡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区表示保护区实验模型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 ______  的情况下,黄腹锦鸡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对该区的黄腹锦鸡进行保护,应该采取 ______ 措施.
              (2)对保护区实验模型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能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种群之间的关系判断,b-c段甲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