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
              (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若有750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_____,生物发生进化.
            • 2. 根据图,图1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示意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图1中有______条食物链,D和E的种间关系______
              (2)图1在碳循中,A和C之间碳是以______形式转化
              (3)图1中 C.B、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的______

              (4)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则A的能量最大值是______KJ.
              (5)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______,②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填“K”或“K/2”).
              (6)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信息.
            • 3. 某海岛生活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因为人为环境的破坏,导致黑尾鸥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将该岛设为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黑尾鸥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

              时间/年

              2

              4

              6

              8

              10

              12

              14

              增长速率/(个·年-1

              0.6

              1.46

              2.3

              3.0

              2.3

              0.6

              0

              回答下列问题:

              (1)14年间,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在____年的数量达到了最大值,这是海岛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的数量,称为____量。

              (2)为了调查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变化,采取最合理的调查方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岛的生态系统,有人认为应该在14年以后开始捕杀蝮蛇,你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 4.

              嗜热链球菌是酿制酸奶的菌种之一,被噬菌体侵染会导致酸奶减产。大部分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侵染敏感而导致死亡,但也会有少量幸存。研究发现,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的DNA序列(简称CRISPR),由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交替排列组成,如图1所示。间隔序列中往往会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请回答问题:


              (1)间隔序列中噬菌体的DNA片段,能与细菌自身的重复序列整合在一起,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___________。

              (2)科学家假设:间隔序列中噬菌体DNA片段与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有关。为此,科学家用两种噬菌体(P1和P2)侵染野生型嗜热链球菌,对幸存的嗜热链球菌进行培养,研究其对噬菌体侵染的敏感性与CRISPR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  据图2分析,初步判断上述假设成立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嗜热链球菌获得来自P2的S序列,对P2的敏感性低,对P1的敏感性高。

              ②能够验证该假设成立的实验处理及相应结果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组合,多选)。

              a.去除野生型嗜热链球菌的重复序列

              b.去除幸存嗜热链球菌的S序列

              c.将噬菌体P1的S序列整合到未被P1侵染的嗜热链球菌菌株Ⅰ的CRISPR中

              d.将噬菌体P2的S序列整合到被P2侵染过的嗜热链球菌菌株Ⅱ的CRISPR中

              e.野生型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升高

              f.去除S序列的幸存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升高

              g.上述菌株Ⅰ对P1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

              h.上述菌株Ⅱ对P2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

              (3)噬菌体能侵染细菌,细菌可抵抗噬菌体入侵,而自然界中的噬菌体和细菌都得以生存,这是___________进化的结果。

            • 5.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Z表示的______。

              (2)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______,导致生存斗争加剧,两种性状出现说明______。
              ②若W的基因频率为0.6,那么Ww的基因型的频率为______;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若分趾蜥蜴性每年减少10%,联趾蜥蜴每年增加10%,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第二年Ww的基因型的频率为______;说明自然选择直接选择______,W基因频率______(“上升”、“下降”或“不变”)。
              (3)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题(2)图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多样性。
            • 6.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疟疾的病原体。青蒿素是一种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抗疟药。然而,令人担心的是部分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某种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情况的探究。
              实验材料:培养液、疟原虫、3H-异亮氨酸、1.0×10-6mol/L 青蒿素溶液、DMSO(用于配制青蒿素的溶液)、放射性测量仪。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2 组,分组如下:A组加入______ ,B组加入______ ,两组添加的各成分用量均相等。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同时加入等量的3H-异亮氨酸。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______。
              ④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通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计算出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率。
              (2)分析与讨论:
              ①下列生物中,与疟原虫的结构相似的是______。
              A.人成熟的红细胞            B.小球藻            C.变形虫            D.大肠杆菌
              ②实验中采用3H-异亮氨酸的原因是______。
            • 7. 某河流水体污浊、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和景观单调。当地相关部门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河流进行改造,使河流生态系统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恢复河流的软性河底,在岸坡堆石构筑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多空隙空间,从而加速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______。改造恢复后,还应继续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原因是______。
              (2)改造后的河流生态系统中,某植物近3年来种群数量的增长接近“J”型曲线,原因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改造后的河流不仅能蓄洪防旱,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1)胆固醇属于______类有机物,在血液中需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形式进行运输。
              (2)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血液中LDL-C含量过高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LDL-C进入内皮细胞下层;LDL-C诱导内皮细胞相应基因表达使膜上______增多,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相互识别,使其易粘附于血管内皮表面,进而在内皮细胞释放的______作用下迁移至内皮下层;单核细胞______成为巨噬细胞,吞噬内皮下层的LDL-C,成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坏死,释放LDL-C堆积在内皮下层;同时损伤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物质,招募更多细胞迁移到内皮下层。这些细胞与释放的LDL-C及泡沫细胞碎片形成粥样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研究者研究了传统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
              ①建立模型小鼠:高脂饲养载脂蛋白基因敲除的小鼠,12周后观察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测量血管内外径,与正常小鼠相比,若内径/外径值______,则确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形成。
              ②水蛭和淫羊藿(一种植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两味传统中药。分别用水蛭提取物(LEE)和淫羊藿苷饲喂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图。

              据图推测,LEE与淫羊藿苷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______(相同/不同),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说明作用机制______。
              ③水蛭和淫羊藿的应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______。
            • 9. 如图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 (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______型增长曲线.使家鼠种群数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措施有______.
              A.室内采取硬化地面 B.食物储存在安全处
              C.养殖家鼠的天敌 D.药物捕杀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
              (3)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灭绝,此时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10. 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锵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a、b鳉鱼之间存在______,它们属于两个______;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4)如果C湖泊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其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环境变化后,鳝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种群______(填“有”或“没有”)进化成一个新物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