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甲、乙、丙、丁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丁代表的是___________,丙代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乙1与乙2之间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若调查某新迁入种群的数量,连续十几年该种群数量每年均比上一年增加10%,由此可以构建出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Nt表示t年后的种群数量,t表示年数,N0表示起始种群数量)。

              (4)若该生态系统是湖泊,它具有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近几年由于污水大量排放使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调节。

            • 2.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的鹰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 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鹰和蛇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

              (3) 写出该生态系统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调查发现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在t0~t2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t1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该鼠种群在T 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 ______ ,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弱;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为消费者提供了食物、为人类提供了药材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6)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其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分子水平上就是________多样性。

            • 3. 下图1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
                    

                                              图1                                                                 图2

              Ⅰ、请根据图1回答第(1)(2)(3)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              成分。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是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Ⅱ、请根据图2回答第(4)(5)题
              (4)图2所示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了对能量的        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__。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原因是                                          
              (5)请写出图2所示的一条食物链               。据图可知,农作物在该生态系统中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4.

              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红嘴鸥每年都成群地飞到这里过冬。图甲是某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翠湖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翠湖中底栖动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___,图甲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红嘴鸥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虾和上层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   _     __。

              (2)图乙中M2表示_____        ___,P表示_____   ___,R表示             。若底栖植物同化的能量为e,则从底栖植物到底栖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100%。图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                  ___的特点。

              (3)翠湖成群的海鸥吸引了无数观赏的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5.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________________,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这便形成了小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变异,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6.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


              (1)在假说甲中,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这两种鱼的祖先是           。湖I和湖Ⅱ会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的原因是灰色鱼通过基因突变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通过                   逐渐将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保留,而将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淘汰。

              (2)在假说乙中,湖泊Ⅰ中原来的鱼是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的鱼是金黄色鱼,由于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的原因而形成现在湖Ⅰ、Ⅱ中的两种鱼。利用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

              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              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

              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              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乙。

              (3)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            

              (4)在对湖泊Ⅱ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依据现代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7.

              完成下图相关填空:




              (1)a代表             ,b代表                , d代表                 

              (2)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或不定向)改变。

            • 8. (12分)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①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见下图)。②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

              (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I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3)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_____(物种、个体、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4)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D.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

              (5)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那么,两地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纯合白花的植株与纯合黄花的植株杂交,F1均黄花,F1自交产生F2,F2中白花的植株与黄花的植株之比为1:3.分析回答:

              (1)该植物花的白色与黄色是一对        , F2中开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F2中开黄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开白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2)当种群中A、a两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时,自由交配的结果为黄:白 =8:1。

              (3)在白花株系中,偶然发现一株开红花的植株。将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红:白=3:1,红花植物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红:白=1:1,则该红花植株是发生了         (显性/隐性)基因突变新形成的。

               (4) 若该植物的花色除了受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控制外,还受B、b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的影响.两对基因对花色遗传的控制可能有下列两种机制:

              ①A、a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若为机制1,则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若为机制2,则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10.
              (10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