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解该草地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____。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量时,依据图1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 


              (2) 调查获得数据见下表1。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产生这种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表1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数目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3) 若该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各种群同化量如表2所示。

              表2:各种群同化量(J·hm-2·a-1)

              种群

              同化量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


              种群乙属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____营养级,若丁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2.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
              (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若有750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_____,生物发生进化.
            • 3.

              判断正误

              (1)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

              (2)60Co诱发基因突变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3)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4)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 4.

              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 5. 某海岛生活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因为人为环境的破坏,导致黑尾鸥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将该岛设为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黑尾鸥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

              时间/年

              2

              4

              6

              8

              10

              12

              14

              增长速率/(个·年-1

              0.6

              1.46

              2.3

              3.0

              2.3

              0.6

              0

              回答下列问题:

              (1)14年间,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在____年的数量达到了最大值,这是海岛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的数量,称为____量。

              (2)为了调查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变化,采取最合理的调查方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岛的生态系统,有人认为应该在14年以后开始捕杀蝮蛇,你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 6.

              大小绿谷生态园区是乌鲁木齐生态绿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乌鲁木齐创建文明、生态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近年来,政府进行荒山绿化等工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园区内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近80万株,水域建设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绿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增加了园区中的植物从大气中摄取_______________元素的数量,该元素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2)大小绿谷原本是戈壁荒漠,经过人工绿化改造,形成了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生态园区,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园区内的七星瓢虫等昆虫数量也不断增加,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充裕、敌害较少等。

              (3)大小绿谷现已成为城市旅游观赏、休闲度假的首选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4)虽然该园区环境非常优美,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因此,需要人们时刻爱护环境。

            • 7. 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因是 ______ ,外因是______ ,进化的实质是 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 ______
              (3)迁到乙岛的B生物群体可能会______ .
              (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已知 AA、、aa三种个体分别占60%、16%,那么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8.

              某地分布着A、B两个小水潭,A、B中都有孔雀鱼。A中孔雀鱼的天敌是花鳉,花鳉专以幼小孔雀鱼为食;B中孔雀鱼的天敌是狗鱼,狗鱼专以体形大的孔雀鱼为食。调查发现,B中的孔雀鱼通常比A中的孔雀鱼性成熟早,且成熟时体形较小。请回答问题:

              (1)将A、B中的孔雀鱼分别饲养在无天敌的实验室内,繁殖多代后,性成熟早晚的差异仍然存在,说明这种差异是由________改变而导致。判断这两个孔雀鱼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

              (2)孔雀鱼种群中普遍存在性成熟早或晚的变异。B中对孔雀鱼有利的变异是________,具有此变异的个体能留下更多后代,使种群中这种变异的个体比例不断增多,这是________的结果。

              (3)若将B中的孔雀鱼和A中的花鳉移入附近无狗鱼的水潭C中,繁殖多代后, C中的孔雀鱼性成熟个体与B的相比,体重将会________。

            • 9.

              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________(填“男性”或“女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该性别的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

              (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几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

              ①图中在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________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②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 10.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