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据统计一个果蝇细胞核内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104对基因。现有一红眼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定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有________个。若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摩尔根等在暗室中饲养红眼果蝇,有一天突然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白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在暗室中继续培养果蝇,发现白眼果蝇的数量逐渐增多,控制白眼的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白眼果蝇成为常见类型,该过程能否说明果蝇发生了进化?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而在刮风的岛屿上,残翅果蝇较长翅果蝇生存能力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残翅果蝇不能适应30 ℃的温度而在幼虫阶段死亡,长翅果蝇能适应该温度而表现正常。假设在30 ℃条件下,一个隔离的群体中长翅纯合子和杂合子果蝇各占一半,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则子代成体中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 2.

              回答下列有关染色体的相关问题:

              (1)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浓缩的着丝粒部位。人们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大致分为3种类型,即两臂大致等长的________、一臂长、一臂短的________和着丝粒位于一端的________。

              (2)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________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3)每种生物的细胞核内,不仅染色体的形态是相对恒定的,而且染色体的数目也是相对恒定的。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________存在的。

            • 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根据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豹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后,豹后代的性别比例_________(明显改变,基本不变),豹种群_________多样性增加,致病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收割理论”,十年间,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最可能变化是_________(增加、降低、不变)。

            • 4.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一个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蜥蜴四肢的脚趾连起来(联趾)便于划水,使其有较强的游泳能力;另一种蜥蜴的四肢脚趾是分开的(分趾),游泳能力很弱。假设脚趾的这两种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W、w)决定的。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只分趾的蜥蜴生了一只联趾的蜥蜴,可见显性性状是________,联趾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最初,小岛上食物充足,蜥蜴群体基因库中的W基因和w基因各占50%。当蜥蜴群体的数量增加,岛上食物不足时,W基因的比例________。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W和w基因比例变化,可知蜥蜴种群(产生、未产生)________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请绘制出由于食物不足等原因的自然选择,小岛上蜥蜴群体基因库中W基因和w基因所占比例的变化。


            • 6.

              填空。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3)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明显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原因)。

              (5)主动运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四分体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8)没有突变,进化________(能/不能)发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教材知识原文填空

              (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3)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___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

              (5)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一组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 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进化?为什么?
            • 9.

              金鱼是起源于我国的著名观赏鱼类,如水泡眼、珍珠鱼、龙睛鱼等多种类型。科学家研究发现,金鱼和鲫鱼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实验证明,无论哪一种金鱼都能和野生鲫鱼交配并产生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和野生鲫鱼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________,不同类型金鱼的产生是________的结果。

              (2)金鱼的体色、体型、眼、鳍和鳞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的改变,这种改变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

            • 10. 用进化学说理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______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一般是 ______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______.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且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 ______.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 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______
              (2)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______.尽管在细菌种群中存在天然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______.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______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