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也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科学家在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通过实验发现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现已测得甲图中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其中A、C点生长素浓度应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            位点(填序号)。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特点。

              (3)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

            • 2.

              Ⅰ.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见,合成生长素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和____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和幼根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3)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乙所示。图丙表示胚芽鞘弯曲角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由图可见,在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_时,促进作用最大;超过此浓度时_______________,请预计图丙中曲线的走势__________________。

              Ⅱ.以下是科学家以绿色向日葵下胚轴为材料对植物向光性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百分比

              黄质醛百分比

              弯曲的角度

              向光侧

              背地侧

              向光侧

              背地侧

              用单侧光照射前

              50.1

              49.9

              49.9

              50

              直立生长

              用单侧光照射后

              50

              50

              65.5

              35.5

              弯向光源15.1°

              (1)黄质醛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植物生长。

              (2)根据上述生物实验事实,给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验证你的结论,可以重新设计实验,在______(有/无)单侧光照射下,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的一侧外施黄质醛,另一侧施加_____。如果出现____的结果,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例如____。(写一种)

              (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比受精卵多一个染色体组   

              (3)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由图1的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种培养基。

              ③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作用,X浓度和Y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

            • 4.

              回答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问题:

              下图胚芽鞘做不同处理,请写出生长结果:

               

              (注:②中胚芽鞘做匀速旋转;⑤⑥⑦中插入云母片)



              生长结果:

              (1)                         


              (2)                         
                

              (3)                         


              (4)                         

              (5)                         
                (6)                         
                

              (7)                         



              下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8)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性.

              (9)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10)从图中看出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                   

            • 5.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3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NAA、IAA和IBA对竹柳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用一年生茁壮、无病虫害的竹柳,取长10 cm、粗0.2 cm的枝条若干,形态学上端平剪,形态学下端沿30°斜剪,并用0.5%的多菌灵进行表面消毒。

              ②将3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都配制成50 mg/L、100 mg/L和200 mg/L三种浓度的溶液。

              ③将竹柳插条每10枝一组,插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60 min,重复3次,然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扦插实验。

              ④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插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应是竹柳插条的________(填“形态学上端”或“形态学下端”)

              (2)该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角度分析,本实验缺少________,实验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结果数据分析,3种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竹柳生根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

              (5)由植物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也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 6.

              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下图1所示豌豆幼苗,用来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



              (1) 在豌豆幼苗的顶端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实验一:科研人员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分别提取P侧和D侧细胞的所有mRNA,与被IAA诱导表达的PsIAA4/5基因的探针进行________杂交,目的是通过检测P侧和D侧PsIAA4/5基因的________水平,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检测结果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________生长较快,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


              (3)实验二: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 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上图2所示,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侧运输能力较强。


              (4)为了进一步研究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继续选取豌豆黄化幼苗切段做实验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_______的生成进而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使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由此可见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 7.

              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课本上说:“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    (高/低)于向光面,       (大/小)于B点。

              (2)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生长素浓度    (高/低)于顶芽,       (大/小)于B点。

              (3)生长素在植物体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 8.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影响豌豆植株侧芽生长长度(单位:mm)的实验,连续观察几天,结果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 9.

              请分析回答下面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下表)。据表分析,实验组是                 组小鼠,如果                      ,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

                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不能刺激机体产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两种,这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单位时间内的兴奋次数)与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由图可知,当体内出现发热现象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低于”、“高于”或“等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过程中基础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病人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                                              


              (3)下面的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

              ①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________。

              ②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③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上述②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10.

              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科学家在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通过实验发现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现已测得甲图中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C点浓度比D点的          ,其中A、C点生长素浓度应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位点(填序号,顺序不颠倒)。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填“由地面方向向根尖方向运”或“由根尖向地面方向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