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图一是小麦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的现象,请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 .
              (2)图二是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不同浓度的反应曲线.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生长素浓度与图中标出的 ______ 点所对应的浓度最接近.
              (3)当幼苗倒地后生长如图三,推测A、C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二中最接近的点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4)综合上述现象归纳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的特性,图一可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图二图三可说明 ______ 特性(写出两点).
            • 2.
              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 溶液的操作还应 ______ ,该操作体现实验的 ______ 原则.
              (2)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 ______ .浸泡插条时应选择 ______ 的地方进行处理.
              (3)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______  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______ mol/L.
              (4)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 ______ 特点;图三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______ 处.
            • 3.
              回答有关植物激素调节问题.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图1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下该幼苗各器官的生长效应,图2示水平放置且顶芽优先生长的幼苗,各器官或部位用编号指代.

              (1)图1中,在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幼苗的 ______ 生长起促进作用.能够同时促进茎和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_____  mol/L.
              (2)图2中①的生长素浓度对应图1中的 ______ 点,②的生长素浓度对应图1中的 ______ 点.
              (3)若图2中③的生长素浓度在B点,则④的浓度在图1中的 ______ 点左右.为了促进④的生长,可采取的办法是 ______ .
              (4)除生长素外,对植物生长、细胞伸长、分裂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有 ______ (多选).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5)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涂在没有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获得 ______ .
            • 4.
              如图示用胚芽鞘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甲、图乙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 .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______ .
              (2)如果将A用阿米妥(一种呼吸抑制剂)处理后,甲和乙实验现象相同,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______ .
            • 5.
              生长素(IAA)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IAA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用浓度为0.1mg/L的IAA处理拟南芥植株,并检测拟南芥植株中一系列基因的表达量,其中V蛋白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1.

              由图得知V蛋白基因表达量 ______ ,推测V蛋白可能参与IAA作用过程.
              (2)已有研究表明,V蛋白需要与其它蛋白质结合发挥作用.科研人员为了寻找细胞中与 V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图2所示体系(YN、YC两种蛋白结合后可发出荧光),利用相关蛋白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实验处理如表.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实验
              组别  导入的表达载体  预测结果 
               对照组1 yn 
              对照组 2  yn  ye-x  无荧光
              对照组 3  ③  ye  无荧光
              实验组  yn-v ye-x   ④
              注:X1、X2、…代表一系列待检测蛋白质;yn基因控制YN蛋白的合成,以此类推.
              请完成表中对应的内容: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利用此方法选出了与V蛋白相互作用的R蛋白,V蛋白将R蛋白运输并定位在细胞膜上,从而使R蛋白接受胞外信号,利于主根的生长.
              (3)科研人员用浓度为0.1mg/L的 IAA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V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体植株,测量主根长度,结果如图3.
              结果表明,此浓度的IAA对主根伸长有 ______ 作用,且对 ______ 植株的作用更显著.
              (4)综合上述实验,请解释在浓度为0.1mg/L 的IAA作用下野生型拟南芥出现图3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
            • 6.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将切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花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面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有 ______ 、PAA、IBA等.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这表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为 ______ .
              (2)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 ______ .
              原因2是 ______ .
            • 7.
              植物激素
              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
              (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部位主要是幼苗的 ______ .
              (2)实验一: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 ______ 生长较快,(从细胞水平可用 ______ 测量并对比这种变化)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此现象 ______ (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实验二: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 ______ ,并且 ______ 侧运输能力较强.

              (4)实验三: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 ______ (相同/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 ______ 运输.
            • 8.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______ 的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______ .
              (2)在番茄幼苗中, ______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3)实验中,幼苗将 ______ (填“向光弯曲”或“直立”或“不”)生长,产生这一生长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尖端 ______ ,生长素(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 9.

              图中甲图是一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促进根、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分别为                                       c/mol·L-1
              (2)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是                                       
              (3)从乙图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4)甲图中解除②处受抑制的方法是                                       
              (5)乙图中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 10. 科学研究发现: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如下:

              (1)实验材料的处理(图1为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
              ①取材: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__(填字母)对应的胚芽段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
              ②处理:步骤①所取的胚芽段,首先应放入蒸馏水中浸洗的理由是______.
              (2)预实验:为了确定实验中pH值大致范围,配制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进行了结果如图2的预实验.
              ①图2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
              ②图2说明:______.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值大致范围是在______.
              (3)正式实验:
              ①设置5组实验.
              ②将各组小瓶编号,分别装入______,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