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______ 的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______
              (2)在番茄幼苗中, ______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3)实验中,幼苗将 ______ (填“向光弯曲”或“直立”或“不”)生长,产生这一生长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尖端 ______ ,生长素(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 2.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一为实验示意图.

              ①如果其中两组实验的α相同,则这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______ (一定、不一定)相同.
              ②α的范围为 ______ (180°≥α>0°、180°≥α≥90°、90°≥α>0°)
              (2)图二是生长素浓度与根、茎生长的关系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的近地侧的是 ______ 、茎的远地侧的是 ______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因变量是 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______ ,作为对照组.
            • 3. 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______ 方式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 ______ ,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生长素浓度变化为图 ______ (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根的向地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特点.
              (3)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
              (4)从图丁曲线分析, ______ 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 ______
              (5)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4. (一)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其科学小组对植物激素的产生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究,其过程如图所示.

              图甲为燕麦幼苗的示意图,在该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
              (1)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 ______ 生长,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 ______ ,植物体内与该激素这种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还有 ______ (举一例即可).
                  分别切取燕麦幼苗的胚芽树尖端,放在琼脂块A、B上,并分别在单侧光下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图乙)后,分别测定琼脂块A、B中激素的含量,结果A、B两琼脂块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
              (2)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有 ______
                  切取燕麦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琼脂块上,用云母片从上插到下.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C、D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丙所示.
              (3)推测C、D端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______
              A.C端幼苗伸长,D端幼苗不伸长
              B.C端幼苗不伸长,D端幼苗伸长
              C.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长
              D.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不伸长
                  假如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把E、F琼脂块放在尖端的幼苗上,如图丁所示.
              (4)一段时间后,放了E、F琼脂块的幼苗中,伸长较多的是 ______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5.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将切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花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面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有 ______ 、PAA、IBA等.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这表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为 ______
              (2)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 ______
              原因2是 ______
            • 6.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的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单位:mol•L-1)的生长素溶液中,保持在25°C下培养2d后,测量胚芽和胚根的平均长度(单位:mm),如图为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方式称为 ______
              (2)切去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的原因是 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促进胚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______
            • 7. 植物激素
              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
              (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部位主要是幼苗的 ______
              (2)实验一: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 ______ 生长较快,(从细胞水平可用 ______ 测量并对比这种变化)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此现象 ______ (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实验二: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 ______ ,并且 ______ 侧运输能力较强.

              (4)实验三: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 ______ (相同/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 ______ 运输.
            • 8. 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分析回答:

              (1)比较曲线 ______ 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曲线 ______ 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这种运输方式与哪两种细胞器直接有关 ______
              (3)比较曲线1、3、4可知 ______
              (4)秋季来临,植物的叶片逐渐衰老和脱落,与此有关的激素是 ______
              (5)综上可知,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 ______ 的结果.
            • 9.

              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 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                      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       (需要/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    (A/B/C),运输的方向是                              

              (3) 嫁接株中         (含有/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        的协助。

              (4)研究者将       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                         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 10. 对燕麦胚芽鞘做如图所示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
              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
              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
              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长素的琼脂小块;
              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
              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 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 ______
              (4)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 ______
              (5)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______
              (6)以上实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______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______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 ______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 ______ ,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