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植物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设计中,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受单侧光照射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____________

                   (多于/少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脱落酸)

              (4)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受_________ (一种/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 2.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下图是荷兰科学家温特的研究实验。

              ①甲组和乙组在实验中均起______作用。

              ②一段时间后,乙组和丙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生长不弯曲    B.直立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

              ③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生长具有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科学家从某微生物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疯长的物质,称之为______  (填“赤霉素”或“脱落酸”)。

              (3)木瓜可催熟柿子,原因是成熟果实能释放出_____促进其他果实的成熟。

            • 3.

              21.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处填写图中数字,在     处填写图中的结构名称。)


              (1)图中的[ ① ]和[④ ]合称         ,属于保护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⑧ ]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⑦ ]             形成的[   ]来完成的。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4.

              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大小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__________运输。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一般来说,低浓度_____________植物生长,高浓度____________植物生长。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 5. 一段时间后,放了E、F琼脂块的幼苗中,伸长较多的是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6. 分别说明①>②、③=④的原因可能是                                     
            • 7.

              以下是某同学所做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

              实验材料:插条若干、蒸馏水、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24D、营养花钵等。

              实验步骤:


              (1)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

              (2) 选取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若干组并编号

              (3) 处理生长状况相同的插条形态学下端

              (4) 培养并观察统计枝条生根状况结果如右图:

              (5) 将浓度梯度变窄重复前四步进行进一步实验。

              请分析回答:

              (1) 实验步骤(1)~(4)的目的是为了缩小24­D浓度范围,减少成本和劳动量,该实验过程称为________。 

              (2) 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之间;要实现实验目的,步骤(5)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

              (3) 24­D浓度为107mol/L104mol/L时,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特点也具有________

            • 8.

              Ⅰ赤霉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表1自然光条件下10︰00测定指标

              赤霉素浓度(mg/L)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叶绿素含量(mgchlgFW-1

              气孔相对开放度(%)

              胞间CO2深度(μmolmol-1

              0

              14.17

              2.84

              59

              177.10

              20

              14.21

              2.89

              4

              169.56

              40

              15.51

              3.30

              84

              151.38

              60

              13.76

              2.69

              51

              182.19

              表2

              赤霉素浓度(mg/L)

              光补偿点(lx)

              光饱和点(lx)

              0

              69.15

              1371

              20

              24.42

              1422

              40

              24.38

              1630

              60

              52.91

              1525

              (注︰光补偿点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请分析回答︰

              (1)表1中60mg/L赤霉素处理组光合速率小于其他组的限制因素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胞间CO2浓度。由表1可知,植物光合速率对赤霉素浓度反应规律是________,其反应的生理原因最可能是改变________,从而改变光合速率。

              (2)表2的自变量有赤霉素浓度和________,由表2可知,赤霉素能________,还能提高________,从而提高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用范围。其实,赤霉素还可以促进________(填器官)的生长,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

              Ⅱ.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观赏植物。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能简易地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如图1,并利用此装置研究了光照强度、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表1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释放氧气量/ml

              光照强度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A1

              1.8

              5.0

              9.0

              12.0

              21.0

              19.0

              A2

              1.8

              5.3

              8.0

              11.5

              20.0

              18.0

              A3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9

              5.1

              8.3

              11.8

              20.3

              18.7

              表2不同CO2浓度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释放氧气量/ml

              NaHCO3含量

              组次

              0ml

              10ml

              1 5ml

              30m1

              50m1

              100ml

              B1

              0.1

              0.9

              3.0

              4.9

              8.0

              16.0

              B2

              0.0

              1.0

              2.9

              5.0

              8.1

              14.0

              B3

              0.0

              1.0

              3.0

              5.0

              8.2

              15.0

              均值

              0.0

              1.0

              3.0

              5.0

              8.1

              15.0

              (1)在实验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反映的是一定时间内________,可以用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若要知道真正光合作用强度,还需测量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了解到1%重铬酸钾溶液能吸收光谱中波长短的蓝紫光,并让波长长的红光透过,而且氨饱和的4%硫酸铜溶液能吸收光谱中部分红光,并让蓝紫光透过,利用此原理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完成下面空格处的填写。

              ①实验材料和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黑藻若干,图1所示实验装置两套、塑料水桶两只、冷开水、________W台灯2盏、1%重铬酸钾溶液、用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塑料水桶两只,编号并分别装入30cm深的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步︰在两套图1所示装置的可乐瓶中各加入________mLNaHCO3溶液后再加入________至瓶体被满。取两等分黑藻分别放入其中,并将整个装置(除量筒外)放入上述两个水桶之中;

              第三步︰将两套装置均放在台灯下照射(灯泡与装置的垂直距离相等),控制实验温度为40℃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第四步︰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统计结果如下图2。

              ③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根据图2中同学们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可知,红光和蓝紫光相比,________更能促进光合作用。

              (3)农民可以利用黑藻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然后将多余的黑藻或其遗体送往农田用为绿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________这种生态原理。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法调查黑藻的种群密度。

            • 9.
              分析回答下列与植物结构与生命活有关的内容

              (1)莲藕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生长状态如图所示。

              ① 藕断丝连中的“丝”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          。藕极易褐变,这是由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导致。将藕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② 藕中气腔孔与叶柄中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_呼吸,该呼吸过程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2)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被国际誉为第六激素,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番茄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          

              ② 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      h 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       ,说明                                 

            • 10.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3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NAAIAAIBA对竹柳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用一年生茁壮、无病虫害的竹柳,取长10 cm、粗0.2 cm的枝条若干,形态学上端平剪,形态学下端沿30°斜剪,并用0.5%的多菌灵进行表面消毒。

              ②将3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都配制成50 mg/L100 mg/L200 mg/L三种浓度的溶液。

              ③将竹柳插条每10枝一组,插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60 min,重复3次,然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扦插实验。

              ④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插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应是竹柳插条的________(填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2) 该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

              (3) 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角度分析,本实验缺少________,实验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 根据结果数据分析,3种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竹柳生根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